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福田区加速优质学位供给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9-19 09:15
摘要

作为高度建成区,福田始终坚持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笔的资金”投入教育,聚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学位供给,集聚智慧创新校园建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攸关国家发展与民族兴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福田教育朴素而执着的愿望。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作为高度建成区,福田始终坚持把“最优的资源、最好的地块、最大笔的资金”投入教育,聚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学位供给,集聚智慧创新校园建设。为回应群众关切,破解学位紧缺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福田教育学位供给“双十工程”“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及“福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应运而生。

“双十工程”:跑出学位供给“加速度”

近年来,福田区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版图中成绩亮眼,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为抓手,福田教育优质发展成果显著,让首善之区的战略愿景进一步照进现实。当前,福田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人才的涌入、优质资源的集聚,也同样带来了辖区学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辖区学位快速大规模增长,从整体上有效化解学位供需矛盾,成为福田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红岭实验小学(侨安)的教学楼及运动场一景。

在此背景之下,2019年,结合福田实际,区委、区政府深度谋划,发动多部门合力攻坚,构建“长短结合”策略体系,打破传统建筑工艺和以往建设审批的局限,提出了学位供给“双十工程”:一次性启动建设十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十所高标准永久学校,计划新增学位3.3万座。

据介绍,新建的十所高科技预制学校,采用了全国领先的轻钢结构装配模式建设,将等量学位学校的建设周期从3-5年缩短至半年,实现短期内学位供给能力大幅提升,计划可新增学位近1.4万座。而第二个“十”,则是指在现有基础上规划新增一批教育用地,突破学校建设层数限制、容积率限制等“卡脖子”审批条件,筹建十所高规格永久学校,待该工程全面完成,预计可新增学位1.9万座。

在这个效率为先的城市,时时处处充满了对速度与质量的拷问。在“双十工程”前期及建设阶段,福田区设置审批专班助力,对学校建设项目实行联审联批,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优先保障学位建设资金。同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等各职能部门积极梳理全区土地资源,各街道主动配合,落实“双十工程”选址及相关建设事宜。在制度衔接、系统集成的推进之下,该工程的各项进度得到有力保障。

红岭中学高中部学生宿舍。面朝400米标准田径场和真草标准足球场,容纳近3000人的住宿。

在多方助力之下,2020年,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全面交付使用,新增学位近1.5万座,全部交由优质学校承办。10所高规格永久学校工程将陆续建成投入使用,预计新增学位共1.9万座。在高效解决新生入学难题的同时,打造一批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

“新校园行动计划”:打造一流的未来学校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城市的校园建设正面临如何实现从量到质转变的挑战。当前,深圳正迎来新一轮的中小学校建设高潮,在解决硬件设施有无的问题之外,如何通过校园空间设计积极回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改革需求,是福田教育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中的重要一步。

自2017年7月始,“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作为一项校园空间和公共管理的创新实验,邀请优秀建筑师与教育界等多方密切合作,积极探讨高密度时代新学校建筑类型建构与空间创新,力求将人本教育、开放教育、小班教学、终身学习、开放校园、绿色学校等精神贯彻到新校园设计中。

新沙小学二楼的“欢乐堡”,成为了学生们下课嬉戏玩耍的乐园。

2018年,“新校园”首批实施项目——“8+1建筑联展”一经发布,立即吸引了中国建筑设计界的密切关注。包含福田中学、新沙小学、新洲小学、景龙小学、人民小学、红岭教育集团(高中部、石厦部、园岭中学)和福田机关二幼在内的入选方案共同探索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园空间,也为回应当时民生关切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做了前沿思考并交出了探索成果。


新洲小学的“空中花园”。

如今,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高密度之王”福田中学创造出开放、自由、生态的“无界”校园,实现了校园与社区、自然的相互结合;新沙小学被《建筑学报》刊登,通过S型布局完成了“主题游乐场”空间的建设,让孩子们在多元空间里自由开展活动;新洲小学则化身“立体花园式艺术馆”学校,校内配备恒温泳池,探索出在高密度城区建设亲近自然的高容量学校新模式……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新校园行动计划”也经历了从个案到范式、从先锋到常态化实践的过程,并以全国首创的“腾挪校舍”模式,破解了城市学校改扩建难题。此后,福田区继续发力,开展“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第二季“新校园新社区五联展”,进一步反思探索“高密度校园”的普适性议题及机遇。

深圳市福田区景龙小学综合体育馆,正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在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新校园”创新探索中,福田教育沃土也培植出“未来学校”的样貌。作为福田区教学改革试点和与中心区位置相匹配的未来教育标杆学校,建成于2022年9月的深圳市福田区皇岗创新实验学校对标世界三大学校建筑高地,让学校建筑成为了校园场地与室内空间布局合理、教学功能强大的“教育装备”。值得一提的是,校园中加入服务于教学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等物理环境指标,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前瞻融合。可以看到,福田“未来学校”的建筑设计,不断满足师生对校园功能的新需求,也以软硬结合的智慧方式,满足未来教育对学校建筑提出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对标精品促均衡

如今,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福田区正不断推动教育迈上新台阶。展望未来,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福田区秉持“统筹规划,有序落实”“创新设计,全面焕新”“科学规划,共建共享”“深化内涵,特色发展”“智慧校园,创新融合”“绿色低碳,儿童友好”的基本原则,于2023年启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

据介绍,该项目拟分3年实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老旧学校及幼儿园的校园提升工程,打造全新教育生态面貌,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学生的幸福感。迄今为止,该项目已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辖区内校舍陆续开展现场踏勘调研,研究制定“改造提升标准指引”,为深圳教育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及有益尝试。

校园整体环境升级焕新、校园文化建设提质创新、校园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可持续与友好发展一体融合——这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的落实目标,由区委、区政府总体指导,区教育局和区建筑工务署牵头执行。截至目前,已首批开展莲花中学(北校区)、翠海幼儿园等13所学校及幼儿园的加固修缮、改造提升等项目立项。

在这13所首批立项的校园中,呈现出因地制宜、彰显个性的设计主题和理念。例如,荔园外国语小学(水围)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实际需要,在校舍设计中注重因地制宜,提升校园空间综合使用效能;莲花中学(北校区)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整体统筹考虑功能和布局,增加学生的阅读、运动等活动空间;园岭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拟改造为一所“都市”与“田园”结合、“自然”与“未来”融合的现代化幼儿园,营造师幼成长的“学习场”“记忆馆”“生活园”;梅林小学附属幼儿园从孩童视角、身体尺度、行为特点出发,通过灵活可变的模块化功能单元,辅以儿童友好的色彩系统,为幼儿提供立体教学游憩空间。

路标竖起,蓝图绘就。随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工程”的推进,新时代的福田校园不断焕新,以更有温度的育人文化氛围、更科学完善的教学活动空间布局,为学校生活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保障。下一阶段,福田教育将持续有序开展校园整体提升工作,动态完善推进方案,并将在2025年前分阶段全面实现福田区属学校的整体提升。

未来,福田教育将继续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力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品牌,继续高标准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和学校品质提升工作,建一所优一所,打造精品工程,努力实现每一个学位都优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本真、适才、普惠、优质”的教育新生态,加快建设“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脚踏实地,倍道兼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福田区教育局供图)

(原标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福田区加速优质学位供给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