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首创”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打造创新型中医院
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赵颖 李司枚
2017-10-19 07:36

青少年参观核心价值体验馆。

学生家长体验中医适宜技术。

核心提示

三年完成晋级三级中医医院的跨越式壮举;四年实现南北两地中医融合,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中医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院;五年开辟华南地区治未病新篇章,创建我国首个治未病网络平台……

随着深圳“东进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作为龙岗区中医事业的领跑者和排头兵,历经五载奋勇拼搏,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以下简称北中医深圳医院)实现了自身的飞跃发展,实力演绎了中医药发展史的“深圳速度”。

其创新超前的“龙岗模式”,为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医医院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为创造龙岗区成为深圳东部中医医疗高地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中医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新理念:

首创中医药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

“用三年时间超过了同级医院二十年的发展”、“创造了中医药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国家、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领导高度评价北中医深圳医院的发展。作为龙岗区中医事业的领跑者和排头兵,北中医深圳医院在建院之初便立足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新办院理念,将百姓健康需求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高瞻远瞩助力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设。

从2012年底开业不足50人的团队发展至拥有国医大师、顶尖中医专家20余名,硕博人才近200人的800多名人才队伍;开设门诊部2所,社康服务中心3家,开设临床科室50个,开放病床450张,日均门诊量2300人次;在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估中获得三级跳的优异成绩……医院在扎实“练内功”的同时,肩负起为区域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使命,创建广东省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搭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学习平台,承办首届“龙岗区体质辨识与治未病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指导区域内社康中心中医药服务技术;制定龙岗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牵头创建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示范区、省级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助力全区中医药水平的提升。

五年的砥砺前行,北中医深圳医院已成为环境优美、专家云集、学科齐全、服务优良、口碑良好的智慧型现代化中医院,成功搭建起了以北中医深圳医院为龙头、以各医院中医科和中医诊所为两翼、以社康服务中心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新融合:

首建中国治未病网络平台大健康工程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面对人们目前的健康状况和更高的健康需求,结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政策方针,医院引进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国医大师治未病团队,搭建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深圳)、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中医体质与治未病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治未病中心、深圳市龙岗区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及我国首个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网络平台五个重要平台,全面开展治未病工作。

借助“治未病五大平台”,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实现全方位、生命全周期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医疗服务向防病治病重心前移,促进医疗服务模式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健康模式,从传统健康保健模式向“互联网+治未病”模式创新性改变,带动全区乃至深圳市开启大健康时代。

新思路:

首推南北中医药大融合

作为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北中医深圳医院院长胡世平创新性提出《创建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南北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2016年10月该院成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姻”,挂牌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实现了南北中医药融合。

该院作为在华南地区北京中医药大学唯一的临床医学院,依托中医药最高学府的资源优势和医院完备的“软硬”基础,引进北方中医流派的名医大家及学术思想,促进中医药事业南北流派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市中医药学术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助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平台:

搭建国际中医药交流平台

响应国家中医药政策,该院积极搭建“珠三角中医药创新联盟”等国家省市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接轨国际,举办了“世界医药日”、“中德传统医学科普学术论坛”等多场国际交流活动,齐聚国内外众多学者专家。

据介绍,借助多个重要平台,该院牵手国内外一流中医大学、中医名院,以龙岗区全区的中医药卫生资源为基础,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领域院士、国医大师、国际学术名家等优质资源,成功地在龙岗区乃至深圳市建成了一个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新特色:

形成华山论剑中医独特氛围

建院五年,结合区内发展,医院创新建设,搭桥筑巢,借助柔性引才、三名工程政策,成功引进了10个国家、省级优秀团队专家。

目前,医院已汇聚了我国治未病王琦国医大师领军团队专家、国家级针灸康复赖新生团队、“大成推拿学派”和“振腹疗法”创始人臧福科教授、腹针疗法创始人薄智云教授、京城四大名医传人燕京妇科流派代表肖承悰教授、“查氏正骨推拿手法”创始人查和萍等国内顶尖名医,形成群英荟萃、华山论剑的学术氛围,助力医疗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让深圳市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更高效更便捷的诊疗服务。

新突破:

自主研发打造高度智慧化医疗服务

强大专业的计算机中心技术程序员队伍、知名企业进驻、坚持不懈的自主研发,合力打造了一所具有高度智慧化医疗服务的智慧医院。

五年时间里,医院自主研发门急诊顾客满意度测评系统,上线病房互动系统,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国际远程视频聊天等便民服务;实现全程诊疗无纸化;在全市首推智能化“先诊疗后付费”,移动PDA功能贯穿全院全流程闭环管理,为市民提供快速便捷就医体验;被评为全区智慧医疗示范单位,全面上线区域版本HIS系统,开通医保在线支付及异地医保,对医院基础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更换与升级……医疗服务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型、智慧型医院转变。

新实践:

创建深圳首家中医药博物馆

去年,北中医深圳医院成功创建了深圳市首家中医药博物馆。该馆陈列动物类药,古代化石类药,海洋生物类药,植物类药如千年野生灵芝王、中华“九大仙草”、沉香、檀香以及治疗糖尿病、风湿骨病、肿瘤等专科疾病的国内外名贵珍稀标本2000余种。

该馆的首建,不仅为深圳市引进了市内唯一一家具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中医药博物馆,更打造了一个集教育、研究、科普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实践基地。依托博物馆珍贵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广大市民通过实物观赏、专业讲解,了解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医护人员结合专业优势,通过学习研究中医药标本,助力医院医教研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新方法:

首建纪委“五权”管理,开展“十大红色系列工程”

医院党委围绕医院重点工作抓好党建,以作风建设为抓手,通过教育、警示、监督三位一体,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廉洁行医行政。医院建立“五权”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医院“决策”、“基建”、“采购”、“财务”、“人事”等工作环节权力的全面监督与管理,在严以用权、简以行政打开新局面,为龙岗区医疗卫生系统“五权”的管理提供新的参考模式。

此外,医院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创新打造了“十大红色系列工程”。其中,建设了极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体验馆“红色阵地”,借助出色的信息技术研发了党建小程序“红色创新”,开展了“支部书记论坛”,设置了“党员服务站”,涌现了一批优秀“党务之星”……

见习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赵颖 李司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