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求助和个人募捐有什么区别?慈善法再解读

央视新闻
2020-08-17 16:13
摘要

慈善法规定个人不能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个人能不能公开募捐?个人遇到困难能不能求助?对于这些受到关注的热点问题,央视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阚珂。慈善法规定个人不能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公开募捐须有公募资格,个人求助不禁止

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而对于个人求助,慈善法是没有限制的,采用了大慈善的概念,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包括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

个人求助和个人募捐有什么区别?

对于普通人来说,个人求助和个人募捐之间的区别,可能有些模糊不清。

阚珂解释说,个人求助是指为本人、为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者自己的近亲属,向他人或社会求助。他指出,个人求助最根本的特征是“利己”,而慈善法所规范的慈善活动则必须是“利他”,慈善组织开展的慈善活动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

换句话说,如果是为了解决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成员的困难而发起筹款,不管通过什么渠道进行,慈善法都不禁止。

对于求助进行转发,如何看待?

阚珂表示,个人有困难向社会求助,自己可发微信朋友圈募集款物。朋友圈是特定对象,我发朋友圈了,你是我的朋友,在这个圈里,你要再转发,在另外一个圈又扩大,其实转发人是做了背书——担保求助的人是真正有困难。如果是欺诈,给转发人带来一定的麻烦。对此,在立法过程中是考虑过的。我们希望,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要慎重。现在互联网很发达,有微博微信,有时候是公募和私募很难分得清楚,要判断好是个人求助和还是个人募捐。

编辑 梁志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