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320期 | 一场穿越30年的师生大寻找
晶报APP 晶报统筹 李岷 记者 罗婉 制图 勾特
2023-08-28 09:05

■罗婉

“我深圳的孩子们,你们过得还好吗?希望能见到你们,再见到你们。”8月10日下午6时,一则“寻找1993年深圳莲花中学初一9班”的寻人短视频在晶报视频号发布,随即引发了一场全城帮助一位退休老师寻找学生的旋风。

距离视频发布不到24小时内,“寻找莲花中学初一9班”微信群里的成员人数不断攀升。11日晚上10时,半晌没看手机的工夫,我的手机突然多了300多条未读信息。

“李老师,想您了。”

“李老师您好,别来无恙。我是您当年很调皮的学生,湛漫飞。”

“老师好,30年了。是我们欠作业了吧,吓得我们瑟瑟发抖。”

“谢谢李老师,让我们初一9班的同学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李老师,期待我们9班30年后的相聚。”

“我们班毕业了吗?这个班不是刚刚组建的?”

“2023届初一9班准备好了!请李老师上课!”

学生钟建平感慨地说:“还以为这辈子也不会有人提起9班了,它就短短地存在了一年。那个年代通讯落后,分班之后各散东西,也曾偶遇过几个同学,但因为在其他学校阶段的时间更长,都忘了曾经是9班的同学了。”

尘封30年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时间的大门訇然打开。

李建荣看着手机,言语之间的喜悦快溢出屏幕:“找到你们大家,我乐呵呵的,太高兴啦!”每一位学生的信息他都悉心回复,就像当年批阅作文一样认真,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离开深圳30年,一直念念不忘却遥远缥缈的记忆,终于落回了现实。

他在群里写道:“初一9班,是49位儿童成为少年的开始,是大家人生梦想的起飞点。福田之田野,你们是明媚的莲花。我有幸呵护过你们的梦想,有幸在深圳建设的隆隆炮声里,与大家在笔架山下,读书、写作、歌唱,期待过你们的童心梦笔生花。这些我们师生共同的回忆,是深圳社会发展的教育史、城市文化史的一部分。”

深圳莲花中学1993年初一9班,全班共49人,截至2023年8月24日,实到29人,未联络上的同学20人。这并不是一个句号,正如李建荣所说,“一个都不能少。”

与此同时,李建荣在莲花中学教过的初一2班也寻迹而来,原来,当年李建荣念念不忘的送别会,是2班同学为他准备的。

故事的叙述与寻找的脚步,仍在继续……

在山的那边

甘肃庆阳,周先祖公刘邑地,北豳故土。庆阳南下,泾河蜿蜒,流过宁县新庄一个不到300户人家的小村庄——安任村,李建荣就成长于此。

那时候的初一语文课本上,有一首王家新的诗《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李建荣也是这样一位热爱大海的孩子。怀着对大海的向往,1992年底,他背上父亲的军用水壶,揣着300块钱,第一次离开生养他的陇东黄土高原,直奔深圳。

从安任村到深圳,相距2000公里。这是李建荣人生中第一次长旅。

在深圳莲花小区附近,李建荣凭着一股冲劲寻路到莲花中学,询问是否需要语文老师。一位约摸70岁的老先生(校长助理)接待了他,让他隔一周后来试课。李建荣还记得,当时拿的课本是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这是整个中学语文课本中最难讲的一课。准备了两小时,就匆匆上台了。”就这样,他成为了莲花中学一名代课老师。

在1993年2月5日一封寄给女儿泾晴的信中,李建荣写道:“爸爸到外地工作,目下还是教学。这里叫深圳,是一个很美的城市,人很多,车也很多,车像水一样地流动。楼很高很高,比西安的楼还高。深圳在大海边,海里也有很多轮船。”

到莲花中学不久后,学校给李建荣分派了一个任务——担任初一9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在我来之前,这个班已经换过8个班主任了。”当年,梅林中学、华富中学还未建好,来自华富村、田面村、梅林等多个片区的孩子汇集在这个班级,同时又糅杂着不少来自新移民家庭的孩子,他们家庭背景多元,方言不同,性格多彩,也导致了许多差异化的问题。

在到莲花中学任教前,李建荣已在甘肃宁县师范学校任教12年,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不同的是,李建荣之前从事的是师范教育,教的是怎么让学生当一个好老师,莲花中学的教学可谓是一次直接的实践考验。

▲在李建荣看来,时隔30年与学生再度相逢、重聚,像是完成了一次漫长而又深远的对话。

成长没有错

上世纪90年代,深圳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基本建设飞速发展。李建荣回忆,莲花中学不远处,城市建设施工的爆破声隆隆作响,常与校园里学生的嬉笑吵闹混作一团。那时候,有些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在学校周边等着学生放学,拦截学生,索要保护费。一放学,李建荣就陪着学生,观察四周有无这类人。最深刻的记忆交织在最狼狈的记忆里,李建荣数次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暴雨中,沿路寻找不归家的学生。

在李建荣看来,个性与热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们是自由发展的核心要义。“成长没有错!”令人操心的事很多,但李建荣看到了这些孩子身上的率真与善良。

“有一名男生旷课逃学,可能走到莲花山上的树林里。班上男同学陪我进山寻找,大家呼唤他的名字,此起彼伏。后来找见了,我真高兴啊,我们坐在莲花山里。莲花山像一条鱼儿,山头上,松林苍苍。”每当身边同学出现困难时,这帮孩子自发的仗义,总让李建荣倍受感动。

“暴雨中,我和全班同学寻找迷失于校外社会青年的女生。她的妈妈由北京来深圳创业,常无瑕顾及孩子的心灵世界。后来,这位女生的告别词是:老师,我希望有一天能陪您游长城。”多年后,李建荣在整理旧资料时翻出这张卡片,仍不禁热泪盈眶。

“那时我对外很强硬,别人说9班不好,我就说好!不准学校领导批评我们班。”回过头看,这些学生青春期的小叛逆,都成了李建荣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珍贵。“那是上世纪90年代深圳的时代风气。当社会急剧进步,蓬勃发展,浑水浊流不可避免,这种社会冲突剧烈的社会环境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冷静的判断,坚定的意志,勇敢地保护好自己的学生,教育他们的同时,呵护他们的童心,肯定他们的优点,深藏宽容,保持期待,充满鼓励,遮挡他人对自己学生的过度责备否定,这是需要清醒把握的。”

▲当年李建荣与莲花中学初一9班部分同学合照。

思念与陪伴

除了是一名学者,李建荣还是一位诗人、作家。青少年时期,他疯狂阅读、写诗,文字中兼具着陇东土地的厚重与自然的灵气,他的心中埋着一颗浪迹天涯的文学种子。

李建荣深知,在校园里,老师不能以诗人、作家或艺术家的姿态出现,却可以将诗与艺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教育的目的融为一体,为学生打开真善美的大门。“一位诗人,一个作家,隐藏着自己的文学理想,以文学与艺术的内容与精神,去从事教育事业,是要有隐逸的心态,出世的劳作,隐忍着,奉献着,牺牲着,又充满阳光的热诚,月光的透明。”

从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李建荣一直注意保留一些学生的作文、论文,作为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里,有学生的课堂笔记、周记、作文本、作品集、平时考试考查的试卷,还有一些日记、书信,学生送的贺年卡、纪念品,还有不同学校学生文学社的投稿。

“害怕记忆会沉睡,所以我总想记住我教过的学生,尽量把他们的作业都保存下来。我的书房就是我教学历史的一个档案馆。”在李建荣甘肃庆阳市的书房里,1981-2023,蓝色的文件盒、彩色的资料夹,排成一行行,分门别类地按照年代与文体、学校,站立着。这些文献,就像一个“作文博物馆”,形成了一个人的语文教学史、文学教育历程。这些诗文习作,构成了青少年校园文学的长廊,记录着四十年来当代青少年的心声。

1993年5月,作为指导老师,李建荣在莲花中学创建新荷文学社,并主编《新荷——特区校园文学》第一期,挖掘了不少写作的好苗子。1992至1994年三个年头,关于深圳的记忆被打包装进一个盒子里,除了班上同学的作文、照片,还有来自新荷文学社的投稿。

李建荣总想让自己的学生在成长中借助文学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多写些东西,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当时他有一个语文教育的理念,即写随感,哪怕只写一句话,只要写得好,就是一篇好作文。这种随感写作积累了大量的作业。李建荣把它们录入编辑成书,虽没有出版,但一直被他放在案头,上课的时候仍能给学生作例子。在李建荣看来,这是一种陪伴。“学生在作业里表达的这种情感世界,永远陪伴着一个老师。”他对学生的这种思念与寻找,也是因为教学的这些具体工作形成的。

“一个语文老师,一个教学生写作文的老师,是永远不会忘记孩子们的作文和他们用作文表达的心灵世界的。”每当看到废纸堆里被变卖为垃圾的作业,尤其是作文本,李建荣都会把它捡回来,作为社会的心灵档案,永远地保存下来。

“这是一种时代的文献。”李建荣还梦想着,要举办一个全国作文博物馆,这些作业将成为这个展览馆里不可缺少的历史。

初一9班座位表。

初一9班班干部选举名单。

我们的深圳

在深圳的教学生活忙碌、充实,充满挑战与趣味。但命运的安排并不总是尽如人意。1994年,李建荣因彼时的政策限制,难以调入深圳,在莲花中学任课的职务只好中断。

那时,梅林中学、华富中学等学校陆续完工,不少9班的学生被分流回原地区学校,剩余的同学则被打散转到别的班级,初一9班就地解散。而《新荷》只编了一期,还未来得及编第二期,李建荣就离开了。

事实上,从莲花中学卸任后,李建荣还在深圳徘徊了一段时日,他想在这里扎下根来。印象中,深圳的甘肃人很多。“深圳开发的最初阶段,有不少由工程兵转业为深圳市政的建设者,投入到深圳平山整地、修路盖房的工程中,成为了深圳发展的第一批建设力量。”

那个年代,从甘肃陇东庆阳到深圳打工的农民很多,包括许多李建荣的同学。李建荣的表弟表妹也来到了深圳创业。当听闻他要离开莲花中学的时候,他们把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与做凉皮的铁盒子推到李建荣住所,说“哥,你不要回去,我们一起卖凉皮,在深圳一定能够发家的。”

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后来都在深圳站住脚了,他们的儿女也成为了深圳的新一代。“深圳对我们甘肃庆阳来说,是非常亲和的家园。深圳不仅是深圳人的深圳,也是我们的深圳。”

1994年,李建荣回到自己的母校陇东学院(原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担任老师。深圳艾比森公司的董事长丁彦辉、董事任永红,就是当年他在陇东学院、宁县师范教的第一届学生。学生毕业后,又像老师当年向往大海一般,涌向了深圳,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其实在心理上,我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深圳。”对于李建荣来说,深圳成为了他生命坐标上的一个亮点。“它让我走出去了,不再那么保守,即便是回到了内地,那种工作的精神和状态依然带到了我在内地的课堂上。深圳教给我们的是奋斗的精神,是思想的突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年前,在山东的一次作品研讨会中,李建荣遇到了同时与会的晶报总编辑胡洪侠。知道胡洪侠来自深圳,李建荣向他述说了自己的深圳情结。巧的是,胡洪侠也是在1992年南下深圳。李建荣对胡洪侠说,“你坚持下来了,我是当了‘逃兵’了。”一段在深圳的教学往事,就在媒体人的好奇追问中浮出水面。胡洪侠很感兴趣,他鼓励李建荣应该把它写下来:“当年没有写下来,就是一大遗憾,现在再不去回忆,是第二大遗憾。不过,如果找到这些学生,就没有遗憾了。”李建荣被逗乐了,这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寻人的种子。

疫情3年,寻人的事情一再耽搁,李建荣也在2022年迎来了自己60岁退休。两人又默契地想起了这一件未竟的“事业”。李建荣把学生名单和资料发给了胡洪侠。就这样,在这个八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之际,晶报由上到下开启了一场帮助李建荣圆梦的寻人之路——作为一份给深圳的礼物,也是一份李建荣的退休礼物,一份与深圳结缘30年的纪念。

▲8月13日,张楠(左)与李建荣老师在西安见面。

不是尾声——

确立寻找项目后,胡洪侠提出,要以全媒体形式把寻找莲花中学初一9班进行到底。

7月24日,“寻找莲花中学初一9班”项目交到了我的手上。从采访、搜集资料,通过教育局、莲花中学等线下寻找,历经了大半个月,却毫无进展。8月10日下午6点,借助网络的魔力,在忐忑中,寻人短视频及配套稿件正式发布。当晚,转发的力量如涟漪漫开,我们在网络上也收到了许多人的加油与鼓励。

8月11日早9点,我收到了一条微信加好友申请,备注写道:“您好!我是莲花中学93初一9班的陈渊。”“陈渊找到了!”我惊喜地将截图发到了组建的寻人小组群里。视频的力量远超我们想象。当晚,李建荣邀请陈渊、班长张永丽入群,原有的寻人工作小组正式转变为莲花中学初一9班班群。

与此同时,视频号的留言不断地涌入令人惊喜的声音,汇聚了李建荣天南地北的学生。李建荣在莲花中学教过的另一班学生,比初一9班低一级的初一2班也浮出记忆的水面。原来,时间让记忆斑驳,李建荣把9班与2班的一些回忆记混了,在发布的视频画面中,不少照片是2班同学的面孔。

在视频发布的第三天,通过评论留言,恰好带着两个女儿在西安旅游的张楠,代表莲花中学初一2班与李建荣在西安相见,成为了李建荣30年后相见的第一位学生。

李建荣的女儿在视频后留言:爸爸寻找孩子那是常见的,可是老师寻找学生,我的父亲,他是在寻找什么?

李建荣忽然明白,为什么在他还有着“是不是真的能找到”“找到之后是不是还依然有当年的那种师生情”的犹豫时,胡洪侠那么尽力地督促与鼓励他去做这件事,“现在看来我的担忧多虑了。”“通过这次寻找,我把43年教学生涯中的学生都聚合在一起了。评论区里,既有我上世纪80年代初学生的留言,又有今天我西安外事学院学生的留言,当然还有莲花中学同学们的留言,这里有一种我没有想明白的价值。”

“一个教师安身立命,必须一直感受到学生友谊的存在,感受到你教过的所有的学生,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或者走在你的前面。如果哪一天,他感受不到学生与他同行,感受不到自己有继续与他们对话的渴望,那么,这位老师的力量就失去了源泉。”

在李建荣看来,时隔30年与学生再度相逢、重聚,像是完成了一次漫长而又深远的对话。这种新的交流和当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人生阅历,构成了我们对时代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考,是什么形成了命运的变化,改变了我们人生的轨迹,形成了这样一种思想的道路,使我们变得丰富了、坚定了。“这是一种对精神财富的寻找,它更多的是一种新的对话、新的反思。”

30年前,李建荣在深圳留下他的教学故事,命运的安排将他与学生冲散;如今,李建荣“回来”了。他寻找着30年前的学生,也寻找着不曾丢失的朝气和理想的汪洋。在寻找中,也拼合起这个城市一个时代散落的记忆。

跨越2000公里,从北到南,从南到北。寻找不止,步履不停,这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命题。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来源:晶报APP

编辑:李一凡

(作者:晶报统筹 李岷 记者 罗婉 制图 勾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