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增长新引擎

读特记者 李舒瑜
2017-10-16 18:39
摘要

2016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加值超过7847 亿元。

作为创新之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增长新引擎,2016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加值达到7847.72亿元。深圳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情况的报告,16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上半年深圳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深圳多项知识产权指标全国领先。2016 年,深圳市专利申请总量超 14.5 万件,相比 2011 年增长了 128.7%; 累计有效发明专利超 9.5 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80.1 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0 倍,高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一。PCT 国际专利申请超 1.9 万件,相比 2011 年增长了147.7%,约占全省申请总量的八成,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一半,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深圳市专利申请总量超过 7.9 万件,同比增长 23.7%。

此外,在商标方面,2016 年深圳市商标注册申请量超 25 万件,相比 2011 年大幅增长了 372%。在著作权方面,深圳市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超4.3万件,占全国登记总量的 10.7%,占全省登记量的 47.5%。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四成

2016年,深圳市知识产权密集型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增加值 7847.72 亿元,增长 10.6%,占 GDP 比重高达 40.3%。 “十二五”期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 20%以上,成为拉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华为、中兴通讯、腾讯、比亚迪、迈瑞、中集集团、华大基因、光启、超多维、大疆等企业,均是以知识产权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典型代表。比如,华为在第四代移动通信 TD-LTE 技术上的核心专利已经占到全球的 25%;光启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到全球的 85%以上;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获欧洲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大疆在全球申请专利超过 4500 件,自 2014 年始 PCT 国际专利年申请量跻身中国企业前十。

深圳渐成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优选地

由于知识产权体量巨大,深圳的知识产权审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深圳市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诉讼案件 21609 件,增幅达 47.6%,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 14887 件,约占全省一半,全国十分之一。

过去一年,各方当事人住所均不在深圳,当事人可以在多个法院起诉,却选择在深圳法院起诉的案件仅市中院就受理超过300件,这表明境内外企业倾向于选择深圳法院作为管辖法院,深圳已渐成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优选地。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深圳市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国家专利技术深圳展示交易中心自 2008 年成立至今,已接收了超过 7000 人次/单位的专利展示申请。截至 2016 年底,累计完成专利交易 1375 件,累计交易额度达 8035 万元,成交量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

将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

报告提出,尽管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统计表明,我市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通信、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几个领域,但在生物、医药、芯片、智能装备等其它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知识产权质量有待提升。此外,我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以及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还有待完善,知识产权高端服务机构和人才也相对紧缺。

报告透露,深圳市将按照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 加快制定《深圳市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方案》,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李舒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