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吴秋翔 崔盛
2023-08-08 11:25

提要

要达到“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并向“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更高发展目标迈进,就需要紧紧扭住教育差距的明显缩小、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持续增进等关键抓手,“坚持优先保障”“坚持政府主责”“坚持补齐短板”“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谋篇布局。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由政府承担保障供给数量和质量的主要责任,引导市场主体和公益性社会机构补充供给。《意见》表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水平,并统筹做好面向学生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1

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是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阶段的显著标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质均衡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建设工作,需要不断夯实服务标准,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适度扩大服务边界,真正实现以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依然存在,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适应和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教育在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是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阶段的显著标志,两者呈现明显的递进关系。与“基本均衡”相比,“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站位更高、眼光更远、范围更广、标准更严,是党和国家在教育事业领域进一步支持发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从教育事业出发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意见》指出,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国需要,市(地、州、盟)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绝大多数县(市、区、旗)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锚定公益普惠与优质均衡基本方向。优质指向的是教育质量,均衡体现的是教育公平。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既是对历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回应,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教育愿望。

从体系要素上来看,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则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根本之道在于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同时,把学生资助精准到学生个体、切实保障受教育权利,并统筹做好学生卫生健康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务。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支持力度。

2

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达到“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并向“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更高发展目标迈进,就需要紧紧扭住教育差距的明显缩小、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持续增进等关键抓手,“坚持优先保障”“坚持政府主责”“坚持补齐短板”“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化解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体制机制。

首先,要在“优先保障”上破局。优先发展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明确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先保障地位,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同向而行。要加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政策的衔接,建设形成与国家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要求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其次,要把“政府主责”做实。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各级人民政府办好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压实各级人民政府对建设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主责,强化省级统筹,充分发挥市级政府作用,形成有效的中央、省、市、区四级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动态调整的原则,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做到政府守基本、兜底线、保普惠、促均等。

再次,要在“补齐短板”上攻坚。要切实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锚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等目标,以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关爱制度化为重点,使教育资源进一步流向义务教育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根本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低下等突出问题。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抬高底部水平,更加注重学校内涵式发展,增强数字赋能,促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

第四,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从深化综合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强化教师关键作用等方面入手,妥善处理教育资源配置当中各级政府间的纵向关系,以及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横向关系,进一步释放基层办学活力。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区域人口、社会结构变化趋势和产业布局等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形成高水平资源配置体系和布局能力,使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充分适应教育强国需要。

(吴秋翔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崔盛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原标题《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见习编辑 崔冰倩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作者:吴秋翔 崔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