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高端对话 |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范宏韬 吴徐美 张智伟 方舟/文 李忠/图
2023-08-03 21:45
摘要

在深港合作上,前海已经成为香港青年北上创新创业的“首选地”“第一站”和“转换器”。

“前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推进前海开发开放的战略意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在深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二季改革开放篇前海首站的座谈会上,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详细介绍了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和突出亮点。他表示,前海谋定清单明确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制,以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高站位推行制度创新、高规格实施重要政策、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高能级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全力推动前海改革开放再上新台阶,助力深圳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引力”

记者:我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众多国际国内头部机构、企业进驻前海,呈现发展新气象,增强发展新动能。请问,前海不断吸引各类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的“金字招牌”是什么?

王锦侠:前海不断出台改革政策措施,搭建各类平台,拓宽产业空间,打造先行先试、边行边试、合作共试的制度创新“前海模式”,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吸引各类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的“金字招牌”。

自去年12月启动深港国际风投创投、天然气贸易企业、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涉税服务业、高端智库等六大集聚区建设以来,前海以此为支点,利用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落实落细“支持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十八条措施”“协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识产权创新十六条措施”“惠港九件实事”等系列服务举措,撬动提升前海现代服务业建设水平,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目前,前海六大集聚区引力增强。6月30日,吉海能源(深圳)有限公司落户,前海天然气贸易企业集聚区企业总数由此达51家;前海天高一号飞机租赁项目入库,前海融资租赁高质量发展集聚区迎来新机遇;渣打、惠理等120家重点机构入驻前海风投创投集聚区,新奥燃气、中海油等33家龙头企业落地天然气贸易集聚区。

各类总部企业、外资企业也在加速抢滩前海,6月,总部企业天祥质量、中粮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落户前海;华泰证券前海总部大楼等开建;大湾区最大独栋山姆旗舰店在前海开业,增强前海消费引力。

“八制探索”创造性地丰富前海模式

记者:如今,前海已成为新时代“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田”,制度创新作为前海之根,前海之魂,制度创新的前海模式是如何造就的?

王锦侠:前海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前海合作区建立13年以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成为“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引领制度创新的“策源地”。

我认为,前海创新举措主要集中在“八制探索”:一是“放开限制”,实施比经济特区还要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二是“放松管制”,赋予前海较为充分的改革自主权;三是“衔接税制”,创新实施双15%所得税政策;四是“对接法制”,开创不同法系融合发展新路径;五是“融通规制”,拓展香港专业人才发展新空间;六是“联通体制”,打造高效集约的国际化管理新模式;七是“畅通机制”,构建紧密务实的深港合作交流机制;八是“融合两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接下来,前海将加快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紧密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一系列举措,制度创新工作将会呈现深改革、新开放、大创新的格局。

打造“类香港、超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生态

记者:前海在推进深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和优势?发展十三年来,又取得哪些建设性成果?

王锦侠:一直以来,前海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成为深港合作最紧密的地区之一。2022年,前海实际使用港资56.08亿美元,增长3.4%,占全市55.2%,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

前海与香港山水相连,区位优势突出,政策扶持不断,目前已发布超200条以上惠港利港政策,未来,我们也将围绕市场一体化这条主线,不断增强与香港发展的关联度,持续为香港发展拓展空间,为香港的结构优化发挥杠杆作用。

在深港合作上,前海已经成为香港青年北上创新创业的“首选地”“第一站”和“转换器”。其中,“转换器”即指前海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将内地规则与港澳衔接,创造了一种类香港、超香港,甚至将来超过香港的更加活跃、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

强化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效应

记者:长久以来,金融业一直是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为前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又一项重磅利好。目前,前海金融业,尤其是跨境金融领域取得了哪些突破性成果?又如何助力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开放的门户枢纽?

王锦侠:金融是前海第一大产业。“金融支持前海30条”提到,全面强化前海合作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支持香港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此,深圳市政府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六个方面共115项具体举措,推动落地见效。

目前,前海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收支超4648亿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启用以来,已入驻汇丰集团、瑞银集团等305家全球金融机构,其中82家是港资外资机构。

在助力金融业对外开放上,前海成立专班小组对接金融机构,积极解决他们落地发展的实际问题。比如,今年3月,前海落地进口企业境外“不落地购汇”支付贷款业务,方便择优选择离在岸汇率价格进行交易,既能够规避汇率风险,又能降低交易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利好,成为近年来跨境人民币进口贸易结算的重大突破。

同时,前海区内金融机构踊跃探索,一批全国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快速落地见效,以深港账户通、汇款通、融资通、贸易通、金融服务通、跨境理财通“六通”为代表的深港金融合作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互联互通发挥大湾区引擎作用

记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前海在互联互通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进展?

王锦侠: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前海在基础建设方面有了新突破。目前,海洋新城、会展、空港、妈湾等片区加快建设。利好消息不断传来,交通运输部出台创新海事服务支持措施,支持前海加快发展高端要素集聚的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业。

互联互通有了新进展。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项目桥梁工程实现全线合龙。深中通道作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唯一公路直连通道,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交通纽带,未来将缩短中山至深圳、香港等地的通行距离,深化打造珠江口岸“黄金内湾”的生活圈,让广州、深圳、中山、珠海、香港、澳门等地联结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同时,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加速建设;深江铁路深圳段首个竖井围护结构完工,标志着目前国内最大铁路隧道单护盾TBM工作井步入开挖施工阶段;港深西部铁路口岸、前海客运口岸等规划加快推进。

(原标题《高端对话 |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范宏韬 吴徐美 张智伟 方舟/文 李忠/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