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聚首,中山智造“出圈”
中山日报
2023-08-03 09:32

7月28日至30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47个参展单位的500余名劳模工匠、1200多件创新作品现场参展,在炎炎夏日刮起了一场最炫“工匠风”。

记者了解到,在参展的1200多件创新作品中,有9件来自中山。这些作品不仅集中展现了中山劳模工匠以匠心筑梦、以技能报国的信心和决心,更展现了中山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坚定信念。

现 场

“中山智造”备受关注

“我是7月31日晚上9点多才回到中山的,真的特别激动,直到现在我依旧很兴奋。”8月1日下午,在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科轴承”)3楼王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里,一见到记者,总工程师王冰就满脸笑意地分享起自己赴京参会的心得感受。

在多数人看来,王冰作为中国轴承制造业的“铿锵玫瑰”,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等多项全国性荣誉,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她也连续参加了两届,为什么心情还是如此激动?王冰则是笑着说道:“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在王冰展示的图片里,记者看到,此次王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入展的5件作品,都被摆放在了全国总工会展区装备制造业板块的核心位置,“差不多一进门,最先看到的就是我们的小轴承!”王冰笑着告诉记者,在此次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全国总工会展区共展出了来自航天、电力、轨道交通、海洋装备、交通通信、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114件创新成果实物,其中中山制造的轴承,被安排在了装备制造业板块的核心位置,与液压元件、电子轴等零部件一起围绕着大型机械模型环状排开,这充分肯定了中山制造轴承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王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作品亮相展会。通讯员供图

“不止是参会的那些‘大国工匠’,很多逛展的亲子家庭,也都会在小轴承前驻足观赏。”王冰告诉记者,有不少次,她都会从孩子们熟悉的玩具开始讲起,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比喻,让孩子们对机械基础件、制造业有一个新的认识。

和王冰一样,中山市建斌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和工业机器人专业负责人黄俊杰也受邀赴京参加活动。展会期间,他一直守在广东省总工会展区里,向参会嘉宾们介绍黄俊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书法大师工业机器人以及高速分拣搬运工业机器人。

“真的很多人,这3天,我们的书法大师工业机器人差不多写了300余幅书法作品,我们的分拣搬运工业机器人,也是不停地在进行操作演示。”黄俊杰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与现场嘉宾进行互动交流,展现中山制造的成效,抵达北京后,他第一时间就和团队成员一起直奔展区进行设备点验、硬件搭建和通电调试,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展览任务,展演的两款设备还获得了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

书法大师工业机器人现场“挥毫泼墨”,引人关注。通讯员供图

创 新

9件作品凝聚多项关键技术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全国的作品现场同台展示,其中9件来自中山。9件作品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

如来自王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小轴承”,在重要装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大作用”。

王冰向观展嘉宾介绍轴承。通讯员供图

如航空飞行器操控系统精密调心轴承单元,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大和低启动力矩、少倾覆力矩、耐高低温、抗颤振及密封预润滑等综合优势的可靠姿态操控系统重要部件。

陈韶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已经在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中全面应用,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空白,促使我国海底钢壳混凝土脱空检测技术位于国际前沿。

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亮相展会。通讯员供图

此外,来自黄俊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高速分拣搬运工业机器人,可以有效分拣外观接近但颜色不同的小零件,适用于自动化工厂的小零件分拣、整列、装盒,有效提高分拣效率、保证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来自马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基于全光谱低蓝光LED技术的生理健康和视觉保护照明灯具,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关键技术支撑。

发 展

创建创新工作室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据悉,此次大会在2022年举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和首届大国工匠论坛的基础上,实现了会、展、论坛相结合,在以展品直观呈现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广大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成果的同时,通过论坛交流,进一步探讨大国工匠成长成才、培育选树、作用发挥的机制。

对于这一点,王冰深有感触。“无论是展览、工匠路演还是大会论坛,每一项活动我都积极参与,真的不得不感叹,此次大会是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齐聚一堂的盛会,也是创新创造思想火花碰撞的好平台。”王冰表示,相较于第一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此次大会互动性更强,在不同的展区里,总会有来自不同行业的参观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一起交流心得,大家聚在一起“头脑风暴”,总会有一些新的启发。

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展区。通讯员供图

“我这3天也和王冰老师一样,除了在自己的展位上,多数时间都在和其他劳模工匠们交流,他们会给我的作品提一些意见建议,创新思路一下就打开了。”黄俊杰告诉记者,第一次带着自己的创新成果参加如此高规格的大会,不仅感受到多年努力付出得到了肯定,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也有其他劳模工匠带来了一些与视觉精准捕捉技术相关的应用,期待在未来能和他们有一些新的合作,也希望我能在智能制造行业再有新突破。”黄俊杰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创新、互动,传承也是这次大会的热词,当500多位劳模工匠聚在一起时,不仅探讨产业发展,劳模工匠精神传承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老师,传承劳模工匠精神,最有意义的体现,就是培养更多的产业技能人才。”黄俊杰表示,在和前辈们的交流沟通中,他得到了很多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好建议。接下来,他将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积极探索校企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人才,在智能制造行业刻苦钻研,共同为中国制造出力。

王冰(左)和黄俊杰在展会现场合影。通讯员供图

截至目前,中山已创建72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7个,中山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4个,4个工作室已加入粤港澳大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这些工作室充分发挥创新创造示范效应,在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传帮带”活动、总结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成为标杆,带动本行业发展。此外,以劳模工匠技能大师作为领军带头人的制度,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制,为单位或企业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上下尊重人才、呵护人才、包容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下,中山市创新工作室的申报数量、质量逐年提升。单是2022年,就有35家工作室报名参评,最终选出的16家,既有为国家卡脖子核心技术项目联合攻关的“节点技术”,也有为装备制造业提供自动化生产设备设计研发的工作母机,更有工作室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成果可与国内著名高校的实验室相媲美。据介绍,这些创新工作室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原标题《聚焦 | 大国工匠聚首,中山智造“出圈”》)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周斐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