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近日驱车前往广东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翻山越岭走进饶平县麻岚种养专业合作社位于山岭之中的种植基地采访。一大片丰收在望的稻田和满眼生机的果园,是退役军人林冬松以“愚公精神”长期坚守山村、扎根革命老区,从荒山坡地中一点点“啃”出来的。如今,这片稻花山野飘香、蜜柚挂满枝头的种植基地,已成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广东省菜篮子工程基地”,林冬松也被评为潮州市2023年“最美退役军人创业者”,将于8月1日接受颁奖。
林冬松在垦出的稻田里憧憬着丰收年景。
初见林冬松,这是一名个子不高但身板结实的乡村汉子,常年奔波在田野之中的他皮肤黝黑,言语不多显得低调务实。林冬松告诉记者,他出生于农村,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当时看到家乡不少的土地荒废了,感到很可惜。做农业你要去耕种才行,你不耕种地就荒了,经营好了也会有效益,跟土地打交道比较实在。”正是怀着对土地的朴实情感,林冬松最终选择了扎根农业。
林冬松1982年应征入伍,驻守祖国西沙群岛(中建岛),当时岛上物资匮乏,生活环境恶劣,这锤炼了他任劳任怨、勇于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品格。退役后他继续发扬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毅然投身到建设家乡中。他创办了麻岚种养专业合作社,向村集体承包最偏远、最荒芜,未通水、电、路的荒山地,筹资开发荒山700多亩、修山路约4公里,研究种植三红蜜柚及水稻,将原来的“撂荒地”变成“希望田”,以实际行动扎根农村农业建设,带动村民增产增收。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捐款助困,累计帮扶贫困学生及贫困户150余户。
谈及在乡村的创业之路,林冬松说,刚开始的时候,那个地荒得不得了,但他凭借掌握的种植技术和对土地的眷念,开启了“啃”荒之旅,也是他向往的事业之路。垦荒是需要投入的,挖掘机、种苗、肥料、灌溉设施、人工等,近十年来这些七七八八的投入有五六百万之多。“根据开垦进展情况,先后持续不断地投入,都投到地里去了,表面上是看不到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目前山岭之中已有蜜柚等果园400多亩、水稻田200多亩。
记者采访时,水稻已到收割期,沉甸甸的稻穗昭示一片丰收的景象;漫山坡的果园里,蜜柚再过一段时间,也将迎来采摘期。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麻岚种养专业合作社从亏到赢,从小打小闹到规模种植,从小市场到互联网,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合作社。
在创业中坚持创新。林冬松意识到,农业要做强做大,传统的方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他通过转型采用“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理念科学管理,带动100多户农户增收,拉动3个家庭农场产值大幅攀升,为家乡脱贫扶贫、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智慧及力量。
(原标题《现代“愚公”让700亩荒山变“希望田” 潮州市退役军人林冬松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周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