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293期 │ 久违了,香港书展
晶报记者 谢晨星 李跃 徐黛茜 余梓宏 统筹 李岷 制图 勾特
2023-07-20 08:45

香港书展就像火把,点燃整个城市的阅读热情

7月19日一早,打开朋友圈,已经有不少好友踏上南下的行程了。“四年没去香港了,终点站都变了”,早上八点多,亲子阅读推广人、短视频博主麦小麦发了一张在西九龙候车厅的照片。不久后,她又发了一组照片,配文是“香港书展,我来啦!进到展馆,连气味都感觉那么熟悉。四年之前的连续10年,基本上每年都会来。”照片里,是位于香港会展中心的香港书展现场。

这是第33届香港书展的第一天,虽然不是周末,但参与市民依然比想象中多太多。从地铁会展站出站,一路如往常一样排起长龙,便携小推车、行李箱几乎人手一个,果然是熟悉的队伍、熟悉的装备。

到了前厅,看到通往二楼的电梯和香港书展的牌子,一刹那,我也体会到了小麦姐的那句“香港书展,我回来了。”

作为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后的首个书展,本届香港书展对大湾区更有种回归的意味。作为大湾区难得的文化盛会,每年7月中旬到香港采访书展,是我这十多年来做文化记者的年度重要工作。听讲座、采访名作家、与北上广乃至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区域的华文记者交流、到各个摊位买新书好书、晒来自各国的文创产品,都是参加香港书展的动力和期待。

因为深圳从近几年才开始有书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几十年来香港书展也是深圳人的书展。每年香港书展结束,主办方都会有统计,有多少参与市民数量。我查阅2017年的数据,当年香港书展人流量约30万,其中9%都来自于香港以外的区域,这接近3万人次里应该有不少是来自离香港最近的深圳。

今年7月5日,香港书展主办方香港贸发局专程到深圳举行路演,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张淑芬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一直以来,书展的成功举办全赖不同地方的书商、读者和业界的支持,尤其是我们深圳的朋友,让书展成为有上百万人次入场的文化盛事。”

香港书展的本土化也是一大特点,麦小麦告诉我,“有很多本土化的讲座。比如今天我去听的汪明荃讲座,老牌粤剧团体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好像蛮大的,我看到有很年轻的帅哥,一边听一边猛记笔记。”

在短视频占据社交媒体和生活的当下,是什么让香港书展依然保持盛会模式,引来众多市民排队购买?就连梁文道都曾表示香港书展是暗淡世界里奇异发光的火球。而在我看来,香港书展就像火把,点燃整个城市的阅读热情。在七月,大会除书展外也会积极联络各界,包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出版商、教育、文化及艺术机构、商场和咖啡店等,共同举办“文化七月·悦读夏季”活动,在6月16日至7月31日期间,全港十八区都会举办多项写作分享会、讲座、新书发布会等,书展场内外共有约600场活动,可以说,借助香港书展,阅读气氛弥漫全城。

打开某社交平台,已经有很多逛香港书展的攻略出来,而这才是第一天,未来的几天尤其是周末,久违的热闹和书香气一定更强烈。 (晶报记者 谢晨星)

“年度主题作家”聚焦儿童及青少年文学

香港书展自2016年起设立年度主题。今年的年度主题是“儿童及青少年文学”,并以“从香港阅读世界:童来悦读少年时”点题,推广全城阅读风尚。

也因此,一向深受读者欢迎的“文艺廊”,今年的“年度主题作家”展区聚焦的是阿浓、周蜜蜜、韦娅、孙慧玲、梁望峯、潘明珠、潘金英、君比(已故)、何紫(已故)这9名知名作家,展出其精选书目及珍贵藏品,而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写作题材多关注儿童及青少年领域。

阿浓,原名朱溥生,常用笔名阿丹、浓浓、苏大明、朱燕等。生于浙江省湖州,1947年,13岁的他开始移居香港。1974年,他在《华侨日报》发表《点心集》,一跃成为香港知名的青少年读物作家。

“年度主题作家”展区上,展出了他多年来结集出版的儿童及青少年题材作品,包括《点心一集》《点心二集》《点心三集》《本班最后一个乖仔》等。

“您知道何紫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笔名吗?”见我在作家何紫的展位前驻足,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书展义工主动上前跟我打招呼,并向我讲解,何紫本名何松柏,广东顺德人,在澳门出生,幼年随母亲来港定居,在港接受教育,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1981年与友人创立“香港儿童文艺协会”,并任创会会长。“他女儿叫何紫薇,为了表达对女儿的爱,取了这个笔名,他的书《给女儿的信》影响比较大。”

本次主题展上,展出了何紫当年的手稿、证件,以及他于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别了,语文课》曾入选为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

出生于1970年代的梁望峯,是本届香港书展“年度主题作家”中比较年轻的一位。不但如此,他也是香港最为高产的作家之一,自17岁出版第一本小说,建立新一代校园幽默小说风格以来,至今已出版作品超过300本。除了校园小说外,他也关注旅游、美食等,本次主题展上,其中一个展位上展出了他关于香港、深圳、台北的书籍。

“潘明珠、潘金英是姐妹关系,两人被称为香港的格林姐妹。”年轻的书展义工继续主动向我介绍——后来他告诉我说他正读中四,相当于内地的高一,因为喜欢这些作家的作品就自愿来当义工——两人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尤以童书闻名,并把“文学散步”概念引进小学,带学生走访文学景点。

展位上展出了她们的书籍、读者信件与获奖证书等。其中一张证书由谢璞儿童文学评选委员会颁发,而谢璞是我的湖南老家一位已故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这个细微发现对我来说是一种意外之喜。

当然,“意外”的不只是这些。“年度主题作家”展区隔壁即是“岭南瑰宝·绚丽探索”主题展区,展示了大量岭南风格的画作、书法及艺术展品,参观者可以从多角度感受岭南的风土人情。现场还展出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彩陶瓷,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本届香港书展还特设“黄飞鸿展区”,配合各纸本展品介绍其生平与经历,展出包括《粤派大师黄飞鸿别传》及《黄飞鸿传》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黄飞鸿电影相关书籍、武术杂志、《黄飞鸿与林世荣》电影特刊、《黄飞鸿铁鸡斗神鹰》珍贵剧照等,引得一众参观者流连忘返,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怀旧之旅。 (晶报记者 李跃)

买新书、淘过期杂志、选购玩具……书展都有

19日是香港书展第一天,到达会展地铁站,跟着人群走,就能找到去书展的正确路线。去书展的每个人都背着包,单肩的帆布袋、书包,又或者是两者兼有,还有人直接提溜着行李箱过来,打算在书展上购一番物。一位左手拎着露营椅,右手拉着行李箱,带着小孩从深圳来逛书展的女士说:“时隔几年没来书展,今年一定要好好玩一玩。”

今年的书展重点推广“儿童及青少年文学”,也希望借此鼓励年轻读者通过阅读,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对文学的乐趣。书展上随处可见青少年,他们结伴而来,有的还穿着校服。初中生小任说,来书展是每年暑假的必备活动,她买的票是“超级书迷证”,“因为可以节省排队的时间,也可以无限次进入。”小任对科幻小说很感兴趣,趁着书展上书籍打折出售,可以来囤一囤货。

她介绍,来书展除了买感兴趣的小说外,还会去一些展位上淘一淘平时没关注过的杂志,有专门卖过期杂志的展位,除了本土的,还有国外的,与小任一起前来的同伴就打算去淘一淘日本过期杂志,因为里面会有些附赠商品。还有平时在书店里舍不得买的外国原文小说,都可以在书展上淘到。

在书展上,有对应不同人群的展区,“儿童天地”、“收藏品专区”、“音像、文艺用品及文化精品馆”、年轻人世界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挑选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养宠物的读者买了一本《快乐狗儿生活训练学》;对时下流行的“city walk”感兴趣的人在现场找到了一本《香港散步学》;还有热衷于观察公共交通的,在一个展台上看到了关于各个国家的公交巴士的图片合集书籍;也有专门的二手书店,可以见到各个版本的《辞海》,几位背着包的老人在这儿淘书;喜欢看电影的人还会特意在书展上去买一些电影剧本集;热爱美食的人会去翻阅、购买做饭、美食地图攻略;还有一个叫“裁缝铺”的展位,摊位上的书籍都是关于手工制品,有钩针、缝衣,现场摆了一台缝纫机让人体验手工的乐趣。

书展上也不是只有书,还有五花八门的专门展位,例如笔的展区,明信片、贺卡也有单独的区域,连便利贴、削铅笔的机器都拥有展示的空间。喜欢玩具的年轻人也会来逛一逛,买到拼图、积木等等。积木展位的参展商说:“书展的目的是让许多人收获学习的乐趣,玩玩具的人很多也会喜欢阅读,甚至还会通过书籍知道怎样玩玩具。”

结束第一天的香港书展之旅,小任购置了两本小说、两本杂志,一张贺卡,还参与活动收获了一个免费的购物袋。她打算周末再来书展,已顺利预约到了马伯庸的讲座,虽然没有看过他的书,但是看过一部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她说,也是因为书展,可以有机会近距离看到一些作家。(晶报记者 徐黛茜)

最具特色的“本地文化历史”系列讲座,主题都紧扣香港

“许知远老师,我非常喜欢你的《十三邀》,知道你今天要来香港书展,我很激动,还专门穿了跟你一样的衣服,只是没把上面的扣子解开……”在《全球旅行者梁启超》讲座活动的提问环节,一位观众如此开场。现场坐得满满当当的观众看到台上穿着标志性衬衫的许知远,都纷纷大笑了起来——这是要对这场主讲嘉宾许知远其人有所了解的人,才能知道这句话的笑点在哪。

来香港书展之前,我也没想到许知远在香港居然有这么高的人气。本届香港书展的讲座活动实行提前预约制,据许知远在现场透露,这场活动提前预约的人数有1900人。因为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不够熟悉,我赶在活动开始之际到达,发现活动现场500个座位早都被坐满了,还有不少人站在过道上听。有些来晚的书迷虽然被挡在门外,但也坚持在门外排队等待,看是否有提前退场的人能让出场内的一点空间。从现场观众的年龄结构,也可以感受香港书展是一项文化盛事——除了有一家老小一起来听讲座的,还能看到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边听讲座还一边在记笔记,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我还听到有人在议论余华那场活动的预约超级火爆:“今天许知远的活动都有这么多人了,接下来余华老师的活动,不知道要提前多久来排队呢!”

本届香港书展于场内场外举办约600项文化活动,其中最为重磅的是 “年度主题”“名作家”“英语及国际阅读”“世界视窗”“儿童及青年阅读”“心灵励志”“写意生活”和“本地文化历史”等八大讲座系列。在“名作家”板块,除了余华和许知远,马伯庸、庞贝、罗振宇、陈春成、许子东等多位知名作家也将悉数登场,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心得。

而对于内地读者来说,最具特色的应该是“本地文化历史”系列讲座,讲座主题都与香港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如果你对香港文学史和香港作家感兴趣,《刘以鬯的书与人——逝世五周年》《从未离开的西西》《何以金庸?另类金庸!》 《从鲁迅在香港讲起》《香港通俗文学的历史》等讲座不容错过。如果你对香港本土特色文化感兴趣,《香港非遗:港式奶茶、长衫与裙褂》《我经历的香港电影辉煌时代》《听得到看得见的香港生态百科》等讲座活动将从多个角度让读者感受香港特别的风土人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小贴士

在游览香港书展一天,走了不少冤枉路后,晶报记者给大家提供两点建议:

1、香港书展的主展区和举办讲座活动的会议室并不相通,读者如果要参加讲座活动,需要先离开主展区,但讲座活动结束后会派发“回流票”,不需要再次购买门票即可进入展区。

2、参与讲座活动一定要提前预约、提前到场,以防无法入场。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谢晨星 李跃 徐黛茜 余梓宏 统筹 李岷 制图 勾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