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论见 | 办好心理疏导类网络专栏的三个抓手
2023-07-19 18:11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刘 婷   陈苏雅



社会转型期心理情绪“亚健康”问题愈发突出,作为心理疏导类栏目,《刘婷心观察》针对类别人群泛化讲述公共心理话题,在源头上规避侵犯隐私的风险;注重专业性、传播性与共情性的统一;3年里先后4次改版升级,抓住短视频风口重塑传播力,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刘婷心观察》   社会心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在增大,伴随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心理情绪“亚健康”问题愈发突出,由“情绪负重”所引发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

社会心态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如对社会公众的负面情绪不予干预,不及时采取设置社会情绪“安全阀”等相关举措,则会产生不良后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大众媒体有着受众覆盖范围广、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优势,因此在关注社会心理问题、回应群众关切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开办各类心理疏导类栏目。2019年,深圳新闻网适时推出《刘婷心观察》专栏,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担任心理顾问,借时事热点答疑释惑,帮助观众了解不同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引导观众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应对工作、生活中的问题。3年来,该专栏致力于传递心理疏导知识,减轻大众焦虑,受到了广泛好评,2020年获评广东新闻奖二等奖(网络新闻名专栏)。

作为一档心理疏导类栏目,《刘婷心观察》如何在众多专栏中脱颖而出并保持旺盛生命力?本文以该专栏为切入点,探求心理疏导类栏目的运作逻辑,研究大众媒体如何更好地满足公众心理需求,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一、寻求典型个案与公共表达的平衡点,体现人本关怀

我国新闻界心理疏导类栏目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央视的《心理访谈》,此类栏目是典型的情感类内容,大多采用“个案分析+情感交流”的形式,情感交流使得栏目本身就带有极高的话题讨论度,所以这类栏目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着天然“好看”的特性。但是纵观国内目前推出的心理疏导类栏目,典型个案被置于大众传播媒体的公共语境中探讨,“窥私”“煽情”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心理疏导类栏目,应如何正确处理好私人空间表达与公共话语表达的关系呢?

心理疏导类节目是典型的情感类节目,顾名思义,情感话题是栏目关注的重点。在栏目中,私人的心理问题被放置在了公共领域(大众传媒)中展示,使得原本只有在“私下有限的环境”讨论的事情,被人为扩大了表达边界,而“公共领域成为了发布私人话题的领域”[1]。为了更好地处理好“公”“私”表达边界的问题,《刘婷心观察》在个案选题时,坚持“三贴”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们的需求,坚持去标签化、去噱头化、去煽情化,力求栏目选题的时代性,针对类别人群泛化讲述公共话题,在源头上规避侵犯隐私的风险。

《刘婷心观察》栏目的目标受众最初定位为20-50岁人群,因此在私人话题设置上,重点倾向于教育、恋爱、婚姻、家庭、事业这类社会公共议题。栏目的选题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深入跟踪热点。如2021年5月,中央开放三胎政策,栏目顺势推出《刘婷心观察丨三孩政策出台,为什么有人不太想生?》,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剖析当代不少年轻人不愿生育三孩背后的心理原因。栏目一经推出,引起用户的强烈反响,随栏目一同推出的相关问卷,也得到积极反馈。

除了扩大栏目选题范围外,《刘婷心观察》注重对典型行为背后心理逻辑的深度思考,这也是栏目的重要特色之一。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但泛化的公众话题容易遮蔽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栏目的“社会心灵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尽可能最大程度还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栏目针对健康人群策划了相关心理课程。如《刘婷心观察丨女孩为什么热衷减肥?》《刘婷心观察丨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想结婚?择偶观偏差是主因》等系列,努力做到真实、接地气,最大限度贴近人们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

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而媒介则是人感知世界的重要连接。[2]尊重人的主体性是心理疏导类栏目的核心理念,关注个体现实的生活情境,展现人本关怀,是栏目定位的价值坐标。心理疏导类栏目致力于为社会大众提供情绪的“释压口”,通过“防患于未然”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情绪解压方法。无论是处理公私表达的边界,还是栏目深入探讨的尺度标准,心理疏导类栏目都是在向人本关怀的方向不断拓展延伸。《刘婷心观察》通过整合公共媒介平台资源,让私人议题介入并成为公众探讨的热点,尊重私人表达的空间边界,提供合理宣泄情绪的媒体表达渠道。同时将私人表达与公共表达有机结合,寻找两者的平衡点,这样,个案的示例就有了普遍性的参考价值,积极回应社会不同群体、不同方面的心理问题,让栏目的实用性得以有效呈现。

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浅出解读社会心理话题

专业性对于心理疏导类栏目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心理疏导类栏目既要实现专业心理知识的科学表述,又要注重内容传播的可读性解码,从而实现内容效果的有效落地。总之,这类情感类栏目要实现专业性、传播性与共情性三方面的统一。

共情,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指交换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能力,通俗的表述即为同理心,要求做到换位思考,从而实现共通语义空间的构建[3]。心理疏导类栏目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此类栏目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三者的合力呢?《刘婷心观察》给出了探索路径。

首先在专业信息处理上,《刘婷心观察》主创人员注重信息的质量把关与加工。据研究表明,信息爆炸时代,百分之九十的信息是在“消化不良”的情况下传播的[4]。有的心理知识因其专业性而显得晦涩难懂。在寻求“外脑”专家支援的时候,主创人员会与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不断完善相关文稿,运用多种方法探求知识表达的趣味化、通俗化与形象化,切实做到深入浅出地讲解社会心理问题,帮助人们了解心理学相关知识,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引导人们用科学得当的方式合理宣泄情绪,为情绪排解找到合理的出口,最终达到心理“自助”。

在栏目的共情性与传播性上,《刘婷心观察》会就策划议题事先寻找目标受众进行调查采访,了解目标群体共同的心理疑惑,从而在栏目设置上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刘婷心观察》策划的“双减”系列内容。2021年,“双减”一词在全国迅速蹿红。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刘婷心观察》主动采访三大群体——家长、学生和老师,汇总这三个群体的主要心理困惑,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分别站在学生、老师和家长立场,从心理的角度分析新政策要求下各方可能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并给予建设性的建议,消除大家对政策的暂时不适应,及时为他们筑建有温度的心理“补给线”。

霍夫兰和韦斯曾指出,信息的可信性包括信息的专业权威度与值得信赖度[5]。对于心理疏导类栏目而言,除了关注内容输出的可信度外,还要注重信息增值以外的情感附加。因此在解读过程中,栏目力求诉诸理性与感性表达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栏目通过专家“摆事实、讲道理”的专业理性分析,深入探寻不同社会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规律,运用客观分析的方式来阐释现象;另一方面,通过主持人与专家的讲述,用通俗的语言营造平等的传播氛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影响观众的认知、心理、态度、行为等方面,扩大栏目的传播效果。

三、及时改版升级,抓住短视频风口重塑传播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渠道与平台的速度竞赛,往往决定着产品内容的传播效力。若仍固守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优质的产品很可能会在海量的信息潮流中被淹没。

《刘婷心观察》从初创至今已历时3年,专栏共经历4次升级改版。从表现形式的更新来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纯文字版本、专家连线讲解版本、主持人开场+专家连线版本、主持人开场+专家连线+主持人短评论版本。从内容安排来看,栏目发展也经历了纯文字到文字+视频的设计转变。主持人的介入是专栏升级创新的第一次尝试,让代表权威的心理学专家由幕后走到台前,有时可能没有把专业术语讲解得通俗易懂,此时主持人的介入,可以很好地充当传声筒与接线员的角色,活跃专家讲解时的现场气氛,作为在场的“观众”,对专家讲述的专业知识进行通俗化表达。视频集合文字的方式,动静态表达结合,既充实了栏目自身的知识内涵,同时又延展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随着5G的兴起,短视频平台异常火爆。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0.5%。除基于呈现内容的升级制作外,《刘婷心观察》及时在短视频领域进行升级转型,这是专栏的第二次改版创新。根据原有的用户人群年龄画像,栏目在短视频设计上精雕细刻。为了扩大栏目的目标人群,使栏目形式为更多的年轻群体所喜爱,进一步加快受众转化,《刘婷心观察》视频版式自2022年起由横版转换为竖版,视频时长也缩减至1分钟内,更适合“加速社会”的传播规律,并依托深圳新闻网平台,积极构建宣传矩阵,实现视频号、学习强国、读特客户端、今日头条等多平台同步分发,扩大传播阵地,扩大专栏的品牌传播力。

作者刘婷系深圳新闻网总编室主管、《刘婷心观察》栏目负责人

作者陈苏雅系深圳新闻网总编室主管、《刘婷心观察》栏目策划

注释: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187-198.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34;27.

[3]王琳.传播心理学在广播媒体的应用融合[J].中国广播,2020,2:76-78.

[4]苏媛.论心理访谈类栏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3:77-79.

[5]彭鹏.《心理访谈》栏目的传播效果分析[J].中国电视,2006,3:1,32-35.


实习编辑 吴昕圆  审读 李 诚   审核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