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项全国首创:有望实现跨地区落户积分互认 “突发事件扶持”首次纳入立法

读特见习记者 李竹
2020-08-13 18:48
摘要

​为解决当前营商环境突出存在的问题,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草案》提出了多项“广州首创”的制度,包括跨地区落户积分互认吸引人才,通过立法构建应急法治保障体系帮扶企业等。

为解决当前营商环境突出存在的问题,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草案》提出了多项“广州首创”的制度,包括跨地区落户积分互认吸引人才,通过立法构建应急法治保障体系帮扶企业等。

记者13日从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 165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起草情况介绍)获悉,《草案》共7章89条,重点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投资者等12个领域,研究提出48项改革制度。其中,在人才引进方面,《草案》提出,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人才入户积分,在广州可获累计认可。面向特定地区放宽户籍限制,缩减专业人才入户时间,这在国内地方立法尚属首次,也是广州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草案》如获通过,广州将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跨地区落户积分互认的城市。

同时,针对企业的经营资金短缺、产业供应链断裂等困难,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滕宏庆在会上表示,《草案》首次在国内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中提出突发事件扶持、产业供应链保障和融资服务创新等制度,通过立法构建应急法治保障体系,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滕宏庆解释道,在突发事件尚未对市场主体产生影响的“事前”,《草案》要求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突发事件动态分析评估和反馈机制,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在突发事件已经对市场主体产生影响的“事中”,《草案》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给予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和减免利息支持;最后,在突发事件结束以后的“事后”,《草案》提出政府要“根据遭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市场主体损失情况,制定救助、补偿、补贴、减免、返还、安置等措施并组织实施”等等。

目前,《草案》已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立法计划安排,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于近期审议《草案》。

编辑 董雯静

(作者:读特见习记者 李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