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主讲人做客“龙岗大讲堂”,解读“中华古戏台”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2023-07-10 17:07
摘要

7月9日,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康保成教授做客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开展“龙岗大讲堂”专家讲座,他以“中华古戏台的分类与分布”为主题,带领现场观众们深入了解了古戏台的历史、文化和分类。

7月9日,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康保成教授做客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开展“龙岗大讲堂”专家讲座,他以“中华古戏台的分类与分布”为主题,带领现场观众们深入了解了古戏台的历史、文化和分类。

康保成教授是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专家,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讲解风格,深受学生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在讲座中,他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个角度,详细解读了古戏台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戏曲表演形式和特点。

他指出,无论从建筑学还是戏剧学的层面看,古戏台都可以分为固定戏台和临时戏台两大类,其中临时戏台虽然不易保存和统计,但它的存在对于戏剧表演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古戏台不仅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场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和传承。

在讲述固定戏台时,康教授特别提到了衙署戏台和文庙戏台,这两种戏台以往较少受到关注。他指出,衙署戏台是古代官府演出戏曲的场所,它反映了古代政府对戏曲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而文庙戏台则是祭祀和戏曲表演的场所,它承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

当天的讲座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康教授他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以及生动的案例分析,让观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戏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少观众表示,这次讲座不仅让他们了解到古戏台的分类和分布特点,更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讲座结束后,康教授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观众们纷纷提问,康教授一一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他还与观众们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戏曲故事和文化背景,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本期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龙岗图书馆“龙岗大讲堂”系列活动增光添彩,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人对中国古戏台、传统戏曲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刘春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