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进入新时代步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不渝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强调,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和实践一再证明,“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等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等特征,承纳和吸收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思想精华。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社会的擘画是高度契合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本体,其原初设计的理想图景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未来社会,是整个人类进入全面发展的自由联合体。这两种思想对社会愿景的勾画和期许是高度一致的,特别是大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和精华所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必然。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朴素而自觉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高度契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孕着丰富而独特的唯物主义思想资源,在漫长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深厚的唯物主义传统。无论是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还是《管子》主张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无论是东汉王充强调的“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然则温饱并至而能不为善者希”,还是清代王夫之倡导“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这些先贤圣哲们的宏论卓见,有力地阐明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潮经久演绎且持续发展,为近现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预设了重要理论前提。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是高度契合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辩证法思想,尽管其文本表述和逻辑呈现还不尽规范与系统,但充满着深邃的理性思辨和灵动的哲学智慧,比如《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再比如《孙子兵法·谋攻篇》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完全合乎理论逻辑的。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返本开新、守正创新,始终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直强调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融合,这已成为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增强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出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更加深厚的时代意蕴。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之大者”,系统梳理和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通过征引《管子》《淮南子》《谏太宗十思疏》等文献中的古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育和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引用《论语》《礼记》《尚书》《资治通鉴》等古籍中的名言,充分借鉴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并将其精准施用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借用《诗经》《周易》《孟子》等著作中的论述,深刻阐明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理念,适时用于指导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实践。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为“民族基因”“文化血脉”“精神标识”,坚持以现代视野接续中华文脉,强调在“守正”中实现“创新”,始终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深刻揭示和集中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和现实功能,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相结合,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度契合的。
进入新时代步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不渝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一是在“结合”中坚守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明的底色。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中,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大众性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与发展,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社会成员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精神力量。
二是在“结合”中彰显创新性。马克思主义应当通过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创新主体内涵和表达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恰切地融入到国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另一方面要全面盘点和悉心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形式,切实做到在“结合”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体现“结合”。
三是在“结合”中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就是要找准时代结合点和现实切入点,进一步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风采和真理力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解读、新的阐释,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当代社会发展相同步。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原标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