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清华人物访谈 | 刘伟强:以清华“实干”,引领高教科创“双向奔赴”
通讯员 叶思佳
2023-06-25 14:49

人物简介:刘伟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新材料与生物医药研究所所长。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10月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3年12月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教授,1997年1月留学美国,20039月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

笔者见到刘伟强时,他刚刚结束与学生的预答辩准备会,匆匆地回到办公室。身为一名教师,学生的事情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字。当被问起时,刘伟强的目光也转向了墙上的题字,说:“这是应该的,校训不能忘。”

在采访中,引起笔者极大兴趣的,是刘伟强在已近不惑之年、学业事业初有所成之时,却在“引路人”的支持下,“白手起家”投身全新的专业领域,他在一路征战中逐渐找到了灵活运用所学、培养科研思维的真正意义。

如今的他,作为跨越机械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学科的清华教授,既是一名科学家,又是一位管理者。立足深圳二十载,他一直在探索适合深圳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忆起在清华园的点点滴滴,刘伟强娓娓道来,情到深处,时而忍俊不禁,说起曾经的趣事时忍不住兴奋起来,时而若有所思、短暂地停下来稍整思绪,时而颇有感触,不由得发出几声感慨。

如何面对“超纲”的考试?

清华园里跨越学科的思维启迪

谈起清华园的青春岁月,令刘伟强最难忘的,是一场“超纲”的博士生考试。

1989年2月,刘伟强在清华园师从时任清华大学摩擦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摩擦学学会副主席郑林庆教授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吴宗泽教授,聚焦齿轮传动摩擦学领域的博士研究工作。郑林庆教授不仅参加过人民大会堂规划设计,还是中国首位机械学博士的培养者,“能成为这样一位‘大神’教授的门下弟子,着实让我的同班同学羡慕了一阵子。”刘伟强笑着说道。

然而,让刘伟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刚“拜师”没多久,就接到了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场博士生考试。”刘伟强回忆道,“郑先生给我出了一道生物学的题目,我当场就懵了。”对他来说,自己从本科开始便从事机械领域的研究,而导师却突然给出一个非本专业的研究方向,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利用校内外所有资源详细描述该研究方向,分析该领域目前全球的最高研究水平和下一步研究趋势或发展方向,并且要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分析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在这场‘开卷考试’中,郑先生给我七天时间,让我从校内外乃至整个北京市的各大图书馆,针对上述问题查找资料,七天之后给他答案。”

这场让学生手足无措的“超纲”考试,成为了影响刘伟强一生的重要回忆。“我从郑先生的教导中领悟到了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真谛。”他说道,“作为学生,如果仅照着课堂和书本的知识回答问题,只能说明我们熟悉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了作业习题的解答思路。但是,未来步入社会后,往往遇到的都是新课题、新挑战,我们无法从大学的课堂中‘复制粘贴’。”刘伟强说,灵活运用所学去自发地、主动地探索科研路径,这种综合科研素质的养成,是郑先生赠予他的宝贵财富。

学生时期的刘伟强

“紧密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所学。”是刘伟强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话。它不仅来自导师的言传身教,也成了他自己在后续科研、教学工作中的座右铭。

“误打误撞”从机械到生医领域的跨越

——影响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回首在清华园的种种经历,刘伟强的眼中流露出一种不同于平常的情感。或许曾经的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校学习和任教期间一直坚持的“灵活运用所学”,为他后来在跨界领域的职业生涯转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刘伟强出国深造

1997年,刘伟强赴美留学,从事直升飞机传动系统动态载荷的分析和研究。凭借突出的综合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刘伟强在研究中表现优异,得到合作者的充分肯定。不久之后,美国田纳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邀请刘伟强加入他的研究小组。当时该教授从事的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刘伟强从事的机械传动领域似乎是毫不相关。“我没有任何系统的医学知识,甚至是个‘见打针都怕’的人,教授的邀请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然而,这名教授却信心满满,相信刘伟强完全能够胜任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工作。就这样,刘伟强如拆盲盒一般“误打误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在这一次跨界的转折,让他在科研和职业生涯中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从机械到生物医学工程,二者看似并无关联,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触人体构造的研究之后,我发现医学和机械力学在这里可以很好地结合。”刘伟强说道,人体的关节就好比机械中的铰链,人体中的血液就仿佛是机械传动中的液体,于是他可以根据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把机械学、力学中的基本原理运用和融入到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

就这样,从学习颈椎解剖到了解人体骨骼特征,从看CT胶片到分析门诊病历,刘伟强没有想到,教授可谓“一语道破”。“我没想到自己曾学习的机械原理、润滑理论、工程力学知识,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得到如此充分的应用。原来这才是导师教诲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真正诠释,也是学科交叉的生动案例。”

科研报国,诠释“行胜于言”

在抗击“非典”疫情之中义无反顾

科研的“转轨”成功和生活逐步的优越,并没有让刘伟强停止前进的脚步,更没有让他停止想“家”。2003年2月,他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刚刚回国的刘伟强,就经历了让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特殊时期。“那是不平凡的一年。”他感慨道,那一年,“SARS”的突然来袭,让全国蒙上了一层疫情的阴影。

2003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称“研究院”),提出立即开发快速体温筛检仪器的期望。在时任研究院院长冯冠平的指挥下,刘伟强作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之一,投入到“红外体温检测仪”项目的研发攻关中。

三天内完成样机研制,七天内完成样机生产,“红外体温检测仪迅速遍布全国的机场、口岸、购物中心等,成为当时深圳的一张“名片”。

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能够利用自身所学,在国家危急的时候发挥作用,刘伟强感到很欣慰,“尽管当时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还鲜为人知,但是一提到红外体温检测仪,可以说几乎人人都知道。”对此,刘伟强有着很大的成就感。

立足南国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三无”和“四不像”的魅力

1996年12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由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联合创建。

据刘伟强回忆,最初对研究院的印象,只是一栋有着三个实验室的七层大楼。“第一天来研究院报到,冯冠平院长就嘱托我,要搭建更多的实验室和研发平台。”

不同于高校,研究院属于企业化运作的科研院所。由于没有财政拨款,科研人员要凭借自己的研发成果去市场上“换薪酬”。研究院是一家典型的“三无”单位——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编制、无财政拨款。这样的特点或许让有些人望而却步,却也让很多人有了挑战的信心。“只要你觉得做出的产品能为大众所用,能够让社会大众‘买你的单’,就可以去尝试、去挑战、去试错。”刘伟强表示,研究院制定了科研人员分享技术股权的机制,是当时的一个创举,让研究院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工作中的刘伟强

刘伟强还强调,研究院平台适合“有准备的人”——有成熟的科研思维、掌握具备产品化潜能的核心技术、了解市场需求及一定的投资理念。“这类平台无论是对科研人员还是对深圳来说,既是创新,又是机遇,更是挑战。”拥有创新体制和机制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吸引了大批海内外高水平创业团队聚焦深圳,至今拥有130余个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培育了30余家主板上市公司,为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出了一种模式。

双肩挑:既做科研又兼管理

科研规划、学生培养、技术攻关齐头并进

刘伟强作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主管科研的常务副院长,负责布局全院的科研重点攻关领域,配备相应的团队和仪器设备。作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一方面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研究,另一方面要从事科研项目的研发。作为深圳市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伟强带领的团队以创面修复材料、心血管植介入材料和颈腰椎植入器械为重点,攻关系列创新产品,其中人工皮肤已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

刘伟强表示,研究院的“苗圃”不仅要从外引进优质的种苗,更要自己培育更多优质的清华种子。他指导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硕、博士生从论文选题开始就根植于研究院的“苗圃”——课题来自国家项目或深圳企业,技术路线围绕可产品化的要求,结题成果体现可实现产业化的核心技术。截至目前,从刘伟强课题组走出的众多清华毕业生,已经在深圳的华为、迈瑞、西门子等企业发挥着作用。

诠释清华平台,当青年学子的“方向标”

——建大平台、进主赛道、出大成果

从清华园到深圳湾,与清华大学百余年的悠久历史相比,立足深圳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原为“深圳研究生院”,2019年更名“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虽然年轻,却有着独属于南国的魅力和激情,并且见证、经历了改革开放二分之一的历史进程。

刘伟强表示,清华大学早期在深圳布局了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形成了一个产学研融合体系——研究生院注重人才培养和原始创新,研究院则助力研究成果中试放大,结合重点发展领域助力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并通过产学研合作从研究生院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共同为深圳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2019年5月,刘伟强出席清华建校108周年深圳庆祝活动并致辞

谈到对两院在深圳后续发展模式的展望,刘伟强认为,应紧密结合清华大学肩负的国家使命和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需求,“建大平台、进主赛道、出大成果。”

作为清华人,论及自身对学校品牌的维护,刘伟强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这四个字,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也包含来自社会公众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种信任,要从一言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在科研工作中保持严谨和务实的态度。”

健康生活、健康工作

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念

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刘伟强见证了许多“科技奇人”和“技术大拿”从实验室走出,创办了高新技术企业并成功上市。刘伟强归纳了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不仅有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还时刻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可谓‘闲不住、想干事’,总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想着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生活中的刘伟强

要永葆活力,不仅需要激情,还要拥有健康的体力和坚强的毅力。刘伟强坦言,身为一名科研工作人员,身心的疲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适当休息、保持活力是他长期坚持的理念。他的秘诀是肌体休息和大脑休息并举,尤其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实现大脑的休息,这种方法在刘伟强身上比较“灵”。在学生时代,他会在几门大考之间去五道口工人俱乐部看通宵电影;步入社会后,他时而会在频繁的工作间隙想办法去钓一次鱼。“换个思路,让之前高速运转的大脑放松下来,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方式。”

对自己管辖的科研团队,刘伟强积极鼓励、组织大家在工作和学习之余进行体育锻炼,定期组织团建,并为主动参与研究院重大文体赛事活动的员工制定1:1配套奖励政策,将“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落实到团队的具体行动中。

与新时代青年学子共勉:

正视自己,适应社会

刘伟强已在清华任教三十载,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发展和成长。面对当代一部分年轻人的普遍共性,他有自己的认知。

刘伟强说道,“科技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其个人价值的体现方式与以往不一样,对自己、对生活的期许也不一样。学生们在毕业时给自己高定位、高要求,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当谈到毕业生寻找工作时普遍出现的迷茫和焦虑,刘伟强建议,毕业生清晰认识自己的定位,求职时换位思考:“我擅长什么?我目前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刘伟强语重心长地表示,青年学子要学会主动适应社会,一步一个脚印,并且在科研的道路上更要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脚踏实地干实事。

永葆初心,自强奋进

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之路上不懈前行

放眼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不仅是清华大学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源源动力。无论是“双区”建设的需求还是“全球标杆创新城市”的定位,都决定了深圳需要一流的基础研究能力、一流的科技创新企业支撑。清华大学在深圳相继成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既是清华、深圳和大湾区的发展需求,也肩负着广大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工作者科技报国的历史使命。

“我们做任何研究,最终的目的是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靠所学知识进行设计,更要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使其真正为人所用,这便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说到这里,刘伟强的眼中流露出更加坚定、自信的光芒,那是一种属于清华人的自强和奋进,写满了对母校、对深圳、对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无尽的感恩、祝福与期许。身为清华人,身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一份子,他不会停止前行的步伐。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刘伟强将一如既往地运用自身所学,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为引领,全面助力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前行。(受访者供图)

编辑  梁晶晶  审核  邓明宇


(作者:通讯员 叶思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