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清华人物访谈 | 刘爱明:“窄门之路”上为中国产业建一座“城”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2023-06-25 14:43

人物简介:刘爱明,1986级清华大学土木系五年制本科,1991级建筑材料专业硕士。创办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CEO。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房地产协会会长,深圳市房地产投资协会会长,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会候任轮值会长。

曾任中国海外建筑(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加入万科,任集团执行副总裁,2005年11月起兼任上海区域总经理。2011年7月6日加盟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担任CEO。

七年清华 锻身炼志

“五年本科,保送硕士,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在清华度过了7年时光。”青春年少的岁月里,清华园给曾经的少年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可当真的打开记忆闸门,最珍贵的却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反而是些细细碎碎的画面,那些有着朝露味道的汗水、响亮歌声背后冒烟的嗓子,还有食堂里传出来的幽幽菜香……

回忆起七年清华生活,刘爱明印象最深的还要数军训,“就算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军训真的很苦。无论是单兵战术、站军姿还是射击训练、拉练,都在大太阳底下,撑不住的人倒下时膝盖都不会打弯儿了;跑动中立即卧倒更像是摔下去的,在一些有石子的草地上,只要偷懒或者动作不标准很容易受伤;还有中午进食堂吃饭前,每个班都要唱歌,唱歌最响亮的班级先进食堂,每次唱都要用尽全力,最后一个班级得唱十遍,嗓子要喊到几乎着火……不过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白天吃不饱,晚上站岗溜进黄瓜地里,把部队种的黄瓜差点吃光了;和同学打赌吃馒头,我吃了5个半,他吃了足足7个……”或许正是这些苦中带笑的艰苦磨砺,培养了刘爱明坚定的意志力,“军训让我知道,有很多事是躲不过的,必须面对,再苦也要把它拿下。”

同样,清华对体育的重视,也使刘爱明受益良多。作为一个南方人,刘爱明在来到清华后才开始接触滑冰、冬泳,甚至还坚持了一年洗凉水澡,而今,运动已成了他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可以说是受益终生!上学时,每天下午4点整,学校大喇叭就响起《运动员进行曲》,督促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历代清华学子都把母校‘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号召刻在了骨子里,我在北京组建的第一个跑步群就用这句话命名,由此发展为‘清华校友总会跑步爱好者峰会’,如今会员已遍布世界各地,在北美、欧洲还发展出了分会,每年都定期举办几场活动。在清华建校110周年的时候,大家纷纷回去,在西大操场跑了110圈,为母校庆生。”

“清华给我的熏陶,不仅是知识、健康身心,还有终身学习的习惯,这让我有信心、有准备并愿意迎接各种挑战。”刘爱明提起了一件往事,有一年寒假,他没有回家过年,大年初一想着外边天冷回教室看看,结果却发现偌大的第三教室里座无虚席,自己竟然找不到地方坐。

无论是最初涉足房地产业,还是此后从事产业运营,清华学子相互激励、拼命学习的干劲儿,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他一生的求知热情,无论毕业多少年,刘爱明始终保持着如学生般对学习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敢于跳出“舒适区”、汲取新知识,在不同领域中迅速摸索出一条路子,征服一个又一个山峰。

刘爱明酷爱高山滑雪,也在创业之路上走着没人走的“野山”


参加上海马拉松比赛


运动已成了刘爱明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左一为刘爱明)

廿载历练 “少帅”筑城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气息遍神州。1993年,硕士毕业的刘爱明来到中海地产,一待就是十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一毕业就赶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期,并且还是在房地产这样一个支柱性行业行将起飞的关键节点。”

中海拥有“能上能下”的企业文化,唯才是举,唯贤是用,不论资排辈,一切以市场业绩为准则,即使是香港总部的中高层,也可能因为个人业绩不佳而被调往内地分部做普通员工,这种颇有“狼性”的企业文化深深震撼着刘爱明,也激励他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奔跑起来,“清华除了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有对内的几个字‘听话、出活儿’,这是清华人内外兼修的一个标准,‘听国家的话,干出真成果’。其实,很多清华毕业生步入社会后发展得都很不错,一方面,母校为我们创造了光环,另一方面,与每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入职第五年,刘爱明就升任常务副总,入职第七年,31岁的刘爱明成为中海深圳最年轻的总经理,博学儒雅的他被大家私下尊称为“少帅”,此后这个称呼跟了他很多年。2002年,入职10年的刘爱明对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道路有了自己的看法,而恰在此时王石找上了他。

“相比中海,万科是一家个性张扬的企业,可以给每个人相当大的自由度,激励你去创新、发挥,当然,也更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进步。这是两家风格迥异的企业,性质不同、文化不同,就像是一个人总吃中餐,忽然想尝尝西餐,总吃广东菜,计划再试试川菜,都有各自的精彩。”谈及这次跳槽,刘爱明显得直率随性、举重若轻。鲜为外人知的是,就连王石都很惊讶,刘爱明对来万科的待遇一字未提。

在万科的自由氛围下,刘爱明牵头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也为万科质量、万科品牌的提升带来了一波发展高潮。“早期,在万科尝试做‘十年规划’是不太被认可的,因为十年真的太长了,世界变化又太快了,但这样的尝试依然能够被允许、被鼓励,这对企业而言是建立了一个短、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战略规划体系,对于推进企业发展无疑是有帮助的。”

很快,刘爱明又以一场轰轰烈烈的“磐石行动”为万科质量打上了民间“免检牌”。彼时万科的一个成都项目,由于售价较低每平方米仅三千多元,导致施工建筑材料质量低劣,部分窗户用手一推就变形,还存在漏水等问题,需要有人对此负责。刘爱明提出,“如果有超过一半的窗户都出现这类问题,那就是管理上的责任;但如果只有5%的窗户存在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工人不细心,操作不规范,这样的问题总部管理显得鞭长莫及。”

基于此,刘爱明便着手推进“磐石行动”,有针对性地为万科生产经营制定规则、流程,推出质量标准,系统提高万科项目的工程质量。“一项工程中,5%左右的窗户存在漏水现象,以国家标准去衡量是合格的,但对于5%的客户而言,漏水对他们就是100%的损失。所以,我们提出‘万科的质量标准’ 概念,以顾客的满意程度来衡量工程的质量——只要客户不满意,质量就要提高。企业标准应当高于国家标准,因为企业要直接面对客户,做到客户百分百满意才是最终标准。”万科的“磐石行动”很快赢得了市场反馈,消费者对“万科质量就是信誉保障”深信不疑,民间美誉度不断提升。“磐石行动”还引发了房地产行业关于建筑质量标准的大讨论。

在万科的后几年,刘爱明又接手华东片区经营管理,在他的坚持推动下,2010年,位于上海浦东的万科新里程成了国内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当年的年终大会上,王石亲自为他颁发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主席特别奖”。

刘爱明(右四)参加万行公益跑活动

刘爱明回忆,“此前,这一技术在万科PPT上躺了好多年,一直处在纸上谈兵阶段。装配式建筑技术与当时的建筑体系差别较大,因为是在工厂生产、现场拼装,所以质量和效率都更高,但新技术首次落地却面临较大难度,一方面,缺乏技术上的先例与规划,政府审批推进缓慢;另一方面,缺乏专门的检验标准,特别是像‘新里程’这样的标杆式项目,因为是第一个,尚没有很明确的验收标准。为此,当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装配式建筑的行业标准时,还专门邀请了万科团队。相比之下,如今的建筑产业化已经成为政府强推的建造方式,深圳土地在进行招标时都会明令要求一定比例的装配式建筑。”

作为这一阶段的总结,刘爱明表示,一直指导自己的就是清华的几个字“听话、出活儿”。

瞄准产业 创业“初成”

从商的清华人都很能“折腾”,而且总能“折腾”出点儿名堂来,不安分的刘爱明又辞职了——这一次他成了自己的新老板,还切换了赛道。2015年,刘爱明离开深耕了二十余年的房地产行业,创办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对中国发展的了解,他把目光投向了产业运营,理由依旧很简单:“我挺喜欢这个事儿的!”

刘爱明(左三)出席中城新产业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启动发布会


深城投&中城生命科学园奠基(左五为刘爱明)


中城新产业六周年庆(前排左二为刘爱明)

“中国是个产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指日可待,基于这一点以及我在房地产行业积累的经验,就选择了‘产业园’作为创业的主要方向。一是打造流动、多变、高效的空间;二是基于产业本身,为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等提供服务。”产业园的核心是产业运营,刘爱明将自己的平台定位为“产业运营服务商”,不止于物业管理与配套设施的建设,还要想方设法为客户解决“痛点”。在他看来,“搞产业园有点像搞商场,失败的原因不在于销售,往往是因为没有在商业运营上下功夫。产业运营要针对客户的痛点去做,而无论多大规模、什么类型的客户,最关心的都是能不能做好生意,如果一个园区能对自己的生意有帮助,那么客户一定无法拒绝。”

华润置地与中城新产业签约合作成立润城新产业(右五为刘爱明)

基于这样的理念,刘爱明率先从智能制造与生命科学两个领域起步,着手为客户打造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出“智能硬件加速器”、“医生专利转化中心”,围绕工业设计方案,到检验、生产、销售的全流程,提供全链条服务。

以面向医疗器械行业的“医生专利转化中心”为例,医生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枢纽”“灵魂”,是产业链条的核心关键所在,因为,大部分创新创意来自于医生,大部分的医疗器材使用者也是医生,这一“微笑曲线”的两头都与医生密切相关。为此,刘爱明和团队专门打造出“医生专利转化中心”,将医生的智慧成果变为专利,再将专利落地为产品,最后通过产业化流程实现销售、变现。这样的全链条服务,让刘爱明的平台聚集起众多国内顶尖医生和医疗相关行业的科研工作者,目前,已在深圳市坪山区设立了近40万平方米的医疗器械和医药园区,在全国运营的9个生命科学园区,总面积约达80万平方米。

刘爱明(左一)出席深圳市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无论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硬件加速器’,还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医生专利转化中心’,每一个都是‘硬’项目,对我而言都是全新且陌生的领域。”2015年刘爱明起步创业的时候,“产业园”在国内还是个新鲜词儿,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并不多,他选择的这条“窄门之路”曾让很多人看不清前景,他所采取的“打法”更是独辟蹊径。而一直支撑刘爱明的,正是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养成的终身学习习惯,“我一直强调要不断学习,那些没接触过的专业知识得真学,不然相关的项目就做不好。”

以遍布全国的产业园区为根据地,以精细化的服务流程,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运营通道,显然,刘爱明找准了市场的痛点和难点。如今,他所创立的中城新产业,打造出围绕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两大领域的企业转型创新平台“中城comp@ss”,聚焦客户需求,从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多个维度提供专业服务,创造产业集聚及空间增值效应,以敢学敢做的实干为广大中小制造企业增值赋能。企业经手项目遍及全国各个重点城市,构筑了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全国,总面积达数百万平方米产业园区的产业运营格局——在一条“窄门之路”上,刘爱明如一个精工巧匠的设计师一般,挖掘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建成了中国产业的一座“城”。

谈及未来,刘爱明坦言,产业园是一份值得自己用下半生心力去经营的事业。“我一直觉得人要对自己有长远规划,不管是职业生涯还是退休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休都是一个伪命题:人忙一辈子了,闲不下来,退休后还有大把的生命,一直歇着会出问题。”刘爱明又一次提起了自己深为敬重的清华前辈,赞许的言语更像是袒露心声:“清华‘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给我们带来一生的深远影响,清华有很多老教授、老学长,七八十岁仍然身体健康,活跃在工作、科研等各个领域,还有一些老前辈,九十多岁了依然精神矍铄,专注于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科研和事业中,全心投入,他们都是我的榜样。”

采访接近尾声,华侨城创意产业园内,明媚的午后阳光斜斜地从落地窗倾泻到桌面上,肆意地洒落到咖啡杯中,似乎在提醒我们,浓郁甘苦过后是唇齿留香、余味悠长。(受访者供图)

编辑  梁晶晶  审核  邓明宇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