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根冰棍吃,电动自行车随便往路边一扔,应该没人发现吧?事实并非如此。在龙华区,这样的不文明行为马上会被“非机动车乱停放”算法发现。在深圳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大背景下,龙华区建立的“数字治理”AI支撑平台和视频共享平台,正在让城市的各类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
智慧龙华运营管理中心。
据介绍,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创新开发AI场景预警算法,去年8月上线以来,整合1200路视频资源,覆盖全区300多个重要卡口点位,共有效预警事件25930件。
AI技术赋能 解决城市顽疾
人行道机动车违停、垃圾桶满溢、骑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这些不文明现象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存在安全隐患,也给城市治理出了一道难题。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通过持续行走街道发现和治理城市不文明行为,发现一处、劝导一处、清理一处、处罚一处,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部分不文明行为还存在“发现难、取证难、预防难”等痛点问题。
AI场景预警算法精准识别机动车乱停放现象。
而今,在AI技术的加持下,文明创建工作加速跑了起来。龙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联合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运用科技手段,在全市率先创新开辟AI场景预警算法,对全区算力资源、算法及数据进行统一调度和统一监控,通过前端的事件采集、信息生成和推送、末端智能回访核查,为街道、交警和城管等单位处置各种不文明现象提供科技硬核支撑。
那么,AI技术是如何为龙华区文明创建工作“减负”的呢?“过去,工作人员上路巡查,发现和治理城市不文明行为,对人力消耗很大,是疲劳战、耐力战、持久战。通过AI算法来做这个事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上路巡查,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作,随时将这些不文明行为抓拍回来。”龙华区政数局局长朱润酥向深晚记者介绍,该局负责AI场景预警算法系统的技术保障,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汇聚了公安、应急、各街道等部门近7万路视频资源,筛选出覆盖全部重点文明创建考察场所的1200路视频资源,覆盖全区300多个重要卡口点位,实时汇聚、实时分析、随时调取,共有效预警事件25930件。
事件处置全闭环 文明创建更“丝滑”
“【龙华区政务平台】您好,北站西广场站台 (南)于2023-03-24 16:18:51发现‘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附图片链接)。”3月24日16时,正在执勤的社区网格员收到了“视频AI应用”采集到的任务指示。约30分钟后,网格员上传现场处理照片。1个小时后,该位置的摄像头再次进行分析检测,智能核实。深晚记者发现,从抓拍到处置,整个过程比以前更“丝滑”高效。
过去,市容违法行为的抓拍信息是推送至工作人员的电脑端,如果工作人员恰好外出执勤,信息就有可能无法及时获得。今年以来,龙华区探索数字化文明创建工作新模式,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工作人员的手机端,实现了远程监测和及时研判现场、指挥调度的融合。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AI平台就会将短信推送至工作人员手机端,包括事件类型、发生地点和时间、现场照片。
“AI监控点位好比一只只‘千里眼’,它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龙华主城区主要道路人行道的出店经营、占道堆物、人行道违停等市容违法行为进行智能抓拍。这种打破传统手段的‘非现场式’执法效果显著。”龙华区政数局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科科长姚行指着智慧龙华运营管理中心大屏幕上一张张刚传回的图片讲解道。
据介绍,“数字治理”AI支撑平台24小时运行,设置30秒~5分钟/次的捕捉频次,建立“检测感知-上报处理-核查比对-事件处置-结果回传”的处置机制,事件处置实行“网格员、片长、部门督办”三级预警管理机制,将处理结果回传至系统智能比对复核,实现事件处置“全闭环”。
算法不断优化 城市更加智慧
AI场景预警算法系统,既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技术力量,也不需要专人每日维护系统,这是如何做到的?用区政数局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就是“用技术赋能技术”。
“我们将开源算法拿过来用,建立一套自己的系统,这套系统建立好后,基本上不需要专人维护,工作人员每周登录系统看一下就可以了,将人力投入和经费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朱润酥介绍,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治理的需要,工程师不断训练、优化算法系统,加入自己的设计,以适应特殊、复杂案例,目前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0%,实现用“智脑”代替“人脑”,用“科技”代替“人力”,用“数字战术”代替“人海战术”。
可能有人会问,骑电动自行车没戴头盔,“嗖”一下就跑了,怎么管?对于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要“治”,也要“防”。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AI平台上叠加了新的功能算法,可准确识别“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不文明行为。3月24日,深晚记者在大屏幕看到,系统抓拍到一名市民未佩戴头盔骑电动自行车,尽管驾驶人将头盔放在电动自行车脚踏空位上,系统也能智慧地识别出来,并实时抓拍上传到系统进行预警。同时,后台大数据可准确统计出该行为的频发地点和时间段。有了这个数据,交警可以根据情况加强频发地点和时间段的值守,志愿者队伍同时进行重点行走和劝导,从而预防不文明行为的再次发生。
可以预见,随着AI场景预警算法的优化叠加,龙华区的城市治理将越来越精细化、智慧化。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原标题《“AI场景预警”开创文明创建新路径 龙华区创新开发AI场景预警算法让各类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王平
读特热榜
1第4号台风在浙登陆,水利部维持对浙、闽的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2深圳外资银行再添新成员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获批筹建
3特朗普:“对等关税”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
4成立不足半月,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旗下新公司发简易注销公告
5台风“丹娜丝”8日晚在浙江瑞安市沿海再次登陆
6深黔同心护光明 | 深圳眼科专家团跨越千里,让六盘水困难群众重见曙光
7苏丹卫生部:新一轮霍乱疫情已致2145人死亡
8山姆2公斤冰块卖22.8元引争议,为何冰块卖得比水贵?
9万元网购的猫咪一个月后死亡,法院:卖方故意提供虚假检测报告构成欺诈,判三倍罚金
10读特早知道|7-9月将有3至5个台风影响广东;广东2025高招录取今起开始;事关稳定币,深圳发布提示→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图片动态】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