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以党建引领,持续加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与具体体现。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社区虽小,却联系着千家万户,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倾听市民心声,了解群众需求,传递城市关怀与温暖的重要区域。在深圳,群众的满意,始终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各个社区积极着力升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增加更多服务资源和服务,将中心打造成为群众排忧解难、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家,社区干部还线上线下主动联系群众,“往外跑”“敲开门”,在最能体现民生情怀的地方,拿出绣花功夫为民解忧,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为民造福之路。
坚持需求从群众中来,服务到群众中去,是一场“以真心换真心”的双向奔赴。坪环社区将办公空间压减了50%,服务群众场所占比提升至80%,一减一升之间,社区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心与心贴得更紧。下沙社区建立微信群,群众在微信群里“随手拍”,社区的值班同志“马上办”,将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社区工作也就越来越好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了解民生需求,为民解忧。深圳社区工作者以党建为引领,创造性地走群众路线,形成了社区党委统筹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对照民生幸福标杆的发展目标,深圳仍需加大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优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实事。
(原标题《为民解忧,走好群众路线》)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朱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