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 方力钧澳门展:艺术走向公众
晶报
2023-03-03 12:12

■罗怡 (策展人、美术馆顾问)

方力钧澳门艺术博物馆个展的准备工作从2020年底开始,经过超过两年的准备,终于在2023年3月3日至6月10日之间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与观众见面了。作为此展览的策展人,从内容上我主要面对了来自几个方面的挑战:

对于澳门的观众来说,要在不到1000平米的展示空间完整地认识方力钧近40年创作历程,既要充分介绍他已有的成就,同时能展示他当下的工作落点在哪里?如何平衡摆布?对于方力钧这种在艺术史上已确立了地位且每年个展不断的艺术家,甚至是一位在国内开启了在世艺术家文献展风潮的艺术家,重新梳理他的文献,再做一个新展的意义何在?以方力钧创作的成熟度、全世界的策展人评论家各角度阐释的丰富度、其个人工作室文献研究部门的专业度,对于新加入的诠释者——作为策展人的我来说,除了记录和描述,在其新展览中的参与空间和智识生产的空间在哪里?

事实上,方力钧在诠释自身新创作时有很强的系统延续性和逻辑性——已经是一种“策展式创作”,在他的众多展览中,强大的作品序列已自动形成了“策展”,这种情形下,是否存在一个系统之外的空间,让这个“结构”“系统”“逻辑”开放,摆脱“学术”“历史”甚至是“艺术”的包袱,同时具备对公共领域的有效性?作为一种艺术与公众共享的媒介,展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与公众的链接?

艺术家方力钧在澳门艺术博物馆。

精英艺术的大众接口

此外,我还碰到了另一种含含糊糊的质疑。有朋友听到我要给方力钧做展,会问:“方力钧,咋学术啊?”是的,方力钧很有名,他的经典创作符号与被符号化,让我们很容易忽略他是一个多么“学术”的艺术家,或者说,围绕着他的各种“学术”,会让人觉得没有空间再进行“学术性”发挥了。尤其要指出,方力钧那一代艺术家的成长史与成名史,建立在“西方”这个似乎牢不可穿的“自动地”和“永恒地”学术系统中。

澳门艺术博物馆方力钧展展厅。摄影:马力

事实上,恰恰是“学术”——当代艺术展览及评论“行活”中流行的陷阱,那些策展墙上的饶舌与囫囵的说明,经常让我怀疑,是否会让写的人和被写的人噎住。我从不否认艺术的主流至今还是高度精英化的,但是一旦艺术通过展览方式进入公共领域,还要以精英化的姿态居高临下,要求“普罗大众”好好学习、加强术语储备才能进入参观门槛的时候,这样的展览在我看来已经失效了,已经“自绝于人民了”。在当代艺术这样一个高度灵活的语境下(也就是说学术界还没有关于当代艺术的准确唯一定义),关于艺术的命名权(谁来决定什么是艺术),无论是对艺术家还是策展人,事实上是非常个人化的,而非学术和技术化的,或者说学术化或技术化也只是某种模式化、术语化、行活化——核心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艺术史观——即便我亦是其批判式的拥戴者。因此,回应“什么是方力钧展的学术性”,并且将这个学术性在澳门艺术博物馆这个公共的平台上以展览的方式呈现出来,避免制度主义,成了策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艺术怎么办》方力钧 著 罗怡 编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20年3月

带着这些问题,我投入了策展,前后经过了三版方案的调整。最初,考虑到方力钧在世界各地美术馆收藏之丰富(我于2010年左右完成的一项对世界20家博物馆的当代艺术收藏调查发现,他排名第三),我们希望将方力钧藏于纽约MOMA、旧金山MOMA,福冈、M+、路德维希、蓬皮杜、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等美术馆的重要藏品借出。将他作为“西方”“学术”的标本进行“解剖”,也让很多他本人也多年未见的作品团聚。但疫情、行政难度、时间……当然还有成本,不足以支持这个宏大的想法。

此后,在方力钧湖南省博物馆版画展现场抖音导览直播网络流量超过4000万后,我又萌生了在方力钧和大众之间去找一条展览叙事的线索,想以“你好,方力钧”这种亲切的方式,从他近两年做的种种贴近大众的尝试出发(如抖音直播、针对无艺术基础人士的教学培训班等),混合不同媒介,聚合美术界之外的一些共同朋友,参与展览内容创造,以线上平台为中心展开他最新创作,甚至希望产生些新创作。这个想法有点将太多人事包裹过多,有些不切实际,因此也放弃了。但是从这里出发,一个关于“人人都是方力钧”的想法,如同“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自然生长出来。既然是“人人”,那么到底是哪些人,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艺术家怎么活》方力钧 著 罗怡 编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8年7月

“学术力”来自生命的不可见之力

线索很快变得清晰无比。三个主结构单元“内观——自画像”“对照——朋友们”“尘光——众生相”很快确定。方力钧是我自2006年结束7年媒体人生涯迈入艺术圈接触的第一位艺术家,当时的今日美术馆正在筹备开馆展。其后我在今日美术馆编辑中心负责7年,出版了方老师各类书籍不下15种,我本人也执笔编著了他最重要以及最具大众市场的一本:《像野狗一样生存》(后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改名为《艺术家怎么活》)。出于对他的熟悉,一旦主题确定,内容就变得很容易展开。即便“人像”并非方力钧希望展开的角度(此问题在与他的对谈中有详细说明)。

感谢艺术家的信任,让我涉足了他的“禁区”。将“人&像”按“你我他”划分,确实是一个展示方力钧既经典又从未有人涉足的领域。一次工作会议中,看着我们在工作室总监松寅帮助下整理出的资料,方力钧自语:“我怎么这么自恋,画了这么多自己!我肯定是全世界画后脑勺最多的艺术家!”我问:“都说画别人也是画自己,您同意吗?”他回答:“没毛病。”是的,人是他的领域。“我得到的乐趣和受到的伤害都是来自人的,所以对人本身的问题我是着迷的,这是一个出发点。”

方力钧作品。摄影:罗怡

从根本上说,方力钧通过观察人,探索人,挖掘人的秘密,来关注时代,关注自己。他完整地属于这个时代,同时也是游荡在这个时代阴影中的幽灵,瞪大着眼睛紧盯着这个时代——在看不到的地方,不易察觉的角落,他翻拣着生命的真相,放大到阳光下——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放到公共平台上。如果仔细观看,在展览中,不难发现我们对“面孔”的挑选与排列(尤其明确表现在“朋友们”这个部分),来自“视线”或者“视角”,既包含了方力钧观看的视角,同时也包含他视角中人的观看视角,这是一个双层不易察觉的“视角”的嵌套,呈现了生命的不可见之力,我把这种艺术原动性与原创性,视作方力钧澳门展的一个“学术力”。

(原标题《聚光灯 | 方力钧澳门展:艺术走向公众》)

编辑 刘珂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甘霖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