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创新中发展——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作品座谈会”在深圳福田区举办。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围绕在新征程下,如何理解新作品、新主题,就曲艺发展进行研讨,并为深圳本土曲艺进一步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说唱团艺术家赵炎表示,艺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生活的积累和艺术的结晶。说唱团是非遗相声艺术的传承单位,我们应发扬光大相声,保护、传承好非遗项目。说唱团要革新传统,从形式、结构、技巧上不断创新,推出新的表演。我们要有追求、责任、担当,追求节目清新、高雅,不断推敲打磨,精益求精,争取获得观众认可。“深圳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对相声艺术发展、门类拓展会起到积极的效果。由衷感谢深圳各级单位和同行艺友。”赵炎说。
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金琇表示,从艺术门类上讲,创新性艺术有共性:一是开放,要满足当下观众需求;二是交融,要有跨界思维;三是面向未来,能为年轻人所接受和喜欢。“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是一座有活力的城市,相声有一定受众,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就能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金琇说。
福田区委宣传部龙海君表示,创新是永恒的命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艺术创新不可或缺。“守正”则是体现在价值观上,要立足人民、生活,不断推出鲜活内容、语言,才能创作受老百姓欢迎的鲜活作品。
近年来,深圳曲艺人自觉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推动本土青年曲艺人才创演水平不断提升。新时代深圳曲艺事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成为目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市曲艺家协会负责人刘昭认为,本土曲艺创新要做到“五多”:多看、多听、多聊、多学,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多写。好作品要多遍修改、反复打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周思明指出,非遗相声表演要精彩,题材要新,曲艺人要多读经典,多思考,提升思想能力,多观察生活,成为生活的专家,只有这样,才具备创新能力。
说唱团艺术家王宏坤、戴志诚、李丁,市曲艺家协会负责人穆荣、牛纪远也围绕相声创作如何才能“守正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广播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田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广播说唱团(以下简称说唱团)、市曲艺家协会承办。
(图片由深圳市文联提供)
(原标题《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 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创作座谈会在深举办》)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