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新校园篇——“校园城市主义六校实践展”(以下简称“六校实践展”)启动会暨学术工作坊在南山档案服务大厦举行。此次六校实践展由南山区委区政府部署,南山区建筑工务署统筹,市规自局城市设计处支持,协同南山区教育局、南山区区发改局 、市规自局南山管理局、南山区住建局、南山区文体局等职能部门共同推出,包括新建留仙七街坊配套学校,以及桃源小学、桃源中学、高新中学、后海小学、前海小学五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
据介绍,六校实践展将以“校园城市主义”为主题,在前三届新校园计划“公开竞赛+建筑实践展”的联展运行机制基础上迭代升级,同时传承南山区丰厚的社区教育传统和人文场所精神,探索创新社、校共建共享的新校园类型,建构城区主体文化认同的精神锚点。据悉,此次新建、改扩建的这6所中小学。
以创新与传承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走向新校园”2017年在深圳福田发轫,从福田“8+1“联展到去年龙岗“书院营造六联展”,持续三季,共贡献29所校园74个优秀建筑作品,为高密度城市的“学位之痛”探索出了一条深圳之路。
此次六校实践展为“走向新校园”总序列的第四季。6所学校分别为留仙七街坊配套学校、桃源中学改扩建工程、桃源小学改扩建工程、南外(高新)中学改扩建工程、后海小学改扩建工程、前海小学改扩建工程。其中,留仙七街坊配套学校为新建。各所学校均面临诸多痛点难题亟需解决。以南外(高新)中学为例,原有校园面临的问题是教学班级不足、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满足日益扩增的学位需求,新型教室功能不足或者缺少,停车位紧张,流线不合理,其他部分学校还面临着墙体开裂渗水、天花松动、设备老化等问题。六校实践展将进一步加快南山教育设施布局,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六校实践展评审将依旧延续新校园“公开竞赛+建筑实践展”的融合机制,推动校园设计管理的创新。组委会邀请了11位在建筑学界和社会具有行业威望和公信力的海内外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学委会将负责主持参展建筑师推选和参展设计提案的遴选程序,并指导公众参与和实施监督,保障联展相关活动的整体学术标准和品牌建设。
据南山区建筑工务署署长杨利君介绍,2022年3月,由南山区委区政府部署,南山区建筑工务署统筹,协同多部门共同推出了南山区“百校焕新行动”,首批“修缮类”学校首创集群矩阵激活存量校园新模式,吸引国内外明星建筑师倾力加盟,经过一个暑期争分夺秒的设计和施工,首批38所老旧校园精彩绽放、充满活力,直接提升了老校园的师生福祉,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另一方面,“百校焕新”新校园篇也是“走向新校园”总序列中的第四季,不仅将承袭以往新校园系列“策展/学术委员会”强有力的价值先导和专业引领,并在现行运行机制基础上继续迭代升级,还将传承南山区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为复杂而现实的挑战寻找创新的解题思路,不断探索创新社、校共建共享的新类型。“期待本项目最终能够输出更大的教育价值、城市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践展总策划周红玫表示,实践展将同期开展的6所学校协同起来输出“百校焕新”新校园的共同理念,包括致力于以环境激发学习和交流,将场所发展为师长、伙伴外的第三教师;延续城市文脉,展拓地方历史、鼓励校园空间类型、建构语言的新探索等六大目标,以期共同实现卓越的空间品质和高远的文化愿景。
编辑 杨桥 二审 张萌 三审 丁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