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两个“老马”的媒介搞事
2023-02-23 00:03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辜晓进

马斯克收购推特后搞出很多事情来,包括大幅裁员、因理念不合而遭大广告商集体抵制、“大赦”封禁账户允特朗普复出等。其中有一条新举措尤引人注目,即在完成收购后迅速推出更新版的有偿订阅服务“推特蓝”(Twitter Blue)。推特蓝本来就是付费的,但每月只收4.99美元。老马现在提高到7.99美元。

老马此举,旨在彻底改变推特主要依赖广告的收入结构(这也是所有社交媒体的主要商业模式),他信心满满地表示要在五年后将推特蓝的订阅收入由现在的1个多亿美元大幅增加至100亿美元。而2022年上半年,推特的广告收入才21亿多美元。不仅敢干,更是敢想,这是老马的特点。而老马之所以敢在内容付费上下赌注,还是依仗推特所独有的媒介属性。

众所周知,包括脸书、QQ等在内的社交媒体,其创办初衷和原始功能,就是一种交友软件,并无一对多的信息发布想法。这也是这类媒体统一冠以Social Media(社交媒体)之由来,但推特是极少数例外之一。其创办之初,就是一个内部的一对多信息发布平台。公开上线后,推特一直保持这种信息发布的特征,既无须与接受者建立强关系连接,也强调了140字内向外界发布消息的主要功能(2017年扩大至280字限制)。推特主页顶端始终打出的口号就是“正在发生什么?”(What's happening?),迥异于那些交友聊天的社交平台。有研究指,推特是美国记者最依赖的社交平台。

这种以信息发布为主要目的且天生具有一对多传播特质的媒体,具备了类同大众传播的媒介属性。这也是美国新闻媒体最早入驻推特,并将其作为自有媒体发布的延伸平台的主要原因。直到今天,大多数美国人想要迅速了解某突发事件时,仍首选推特平台。中国的新浪微博本是仿推特而生,功能也与其完全一样。微信则经过若干变迁后才具备这样的媒介属性。

早期的微信及其之前的QQ都是需要用户互相连接的交友聊天平台,与“联系人”的概念紧密相关,其海外版名称也一直是WeChat(咱们聊天)。2012年是微信强化媒介属性的关键年。这年4月,微信推出“朋友圈”,让用户具备一键向自己一大堆朋友“广而告之”的权限。8月,微信推出简称“公众号”的“公众平台”,使“广而告之”的范畴扩大到陌生人圈子。有趣的是,公众号一开始的名称就叫“媒体平台”。这个名称是准确的,因为公众号就像无数个媒体,都拥有各自的一批受众,少则几十,多则上亿。这一特性导致公众号很快成为中国各新闻机构的标配,甚至产生要公众号还是要客户端这样的争论。

媒介属性自带的一对多信息发布功能,是互联网时代话语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去中心化潮流中对“中心”的再认同。这种传播权力正是大众传播时代新闻机构所独有的。如今脸书的Instant Articles(即时文萃)、谷歌的Google News(谷歌新闻)等,都在建立这类信息发布中心,可视为对大众传播媒介属性的一种追逐。

所以中国另一个“老马”马云虽已做到电商老大,却也一直艳羡微信的媒介属性,不断尝试从社交起步,只可惜“旺信”“来往”“生活圈”等无一成功。见路难以走通,老马干脆通过投资入股直接进入媒体,成为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至少十几家内地主流媒体的股东,直至全资收购香港南华早报。

作者辜晓进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

(本文刊于《新传播》杂志2022年第六期)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李诚  审核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