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元宇宙:一个虚无的逐利梦境?
2023-02-15 16:00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马立明  郝婧怡

新一代互联网产品元宇宙,综合了近年来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包括AR/VR、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被认为是“互联网的最终形态”。它可以打造出一种类似拟态梦境的平行空间,拓展用户的“第二人生”。

元宇宙技术当然可以应用在新闻业中,可以还原某个特定的新闻场景。通过高度仿真的科学技术,将新闻场景全息再现,让用户再次回到现场。但是,通过原比例再现的新闻场景,显然不是元宇宙技术的终极追求,用户也不满足于在元宇宙中看到“此岸”的场景。换句话说,一个拥有“创世”能力的技术是不会再造一个现实世界的。因此,元宇宙注定要呈现的是“另一个世界”,也就是说“彼岸”世界。

因此,元宇宙技术更可能的应用场景是电影、游戏、娱乐等领域。已经有学者指出,元宇宙技术不仅延伸了用户的感官,而且还丰富了其生命维度,甚至是开启用户的“第二人生”,为人们创造一个体验理想现实中难以拥有的生活机会。人类若过多地沉浸于科技所带来的虚拟空间的话,则会导致部分人主体性的丧失,导致“异化”的出现。传播学者彼得斯曾说过,“身体不是可以抛弃的载体,在一定的意义上,身体是我们正在回归的故乡”。每一个社会个体,或多或少都对现实世界抱有不满,期待另一个彼岸世界。因此,人们渴望“梦想成真”。但也有一些梦脱离实际,令人沉溺其中,进入“醉生梦死”“白日做梦”的状态。用户在“美梦成真”的同时,也被科技资本所操控,后者主宰着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喜怒哀乐。一旦离开网络,部分人就会无所适从。在这种异化状态下,技术不仅没有解放人,反而在进一步地约束人。

元宇宙的本质是数字资本的宇宙。法国思想家德波指出,“在景观社会的这些迹象中,我们认出了宿敌——商品,乍看起来它们是如此微不足道而显而易见,而实则相反,它是如此复杂并充满了形而上学的精妙”。德波在景观社会之中发现了资本的秘密逻辑,这个秘密逻辑同样也呈现在元宇宙概念的商业野心之中。大厂布局、资本追捧,“元宇宙”概念已然成为市场最炙手可热的名词。拥有游戏制定规则权的数字资本,是元宇宙的真正主导者,他们推出的“元宇宙”概念归根结底是一套权力系统。作为规则的制定者,资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诱导用户进行必要或不必要的消费。资本的本质永远是追求利益的,数字资本则是借助更隐蔽的方式逐利。数字科技在此刻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向善的,它俨然已经成为资本的共谋者。数字科技打造更好的娱乐体验,但事实上正在千方百计地削弱人类的主体性,将人类拉入精心编制的梦境中来。元宇宙创造了一个与“本我”隔绝的虚世界,纯粹的虚拟体验将会导致元宇宙用户从“具身”到“离身”的转换。同时,资本也在诱导用户在元宇宙中进行非必要的消费活动,刺激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虚拟商品付费。一个例子是,日本科乐美公司的电子游戏《心跳回忆》,制造了数个活灵活现的虚拟少女,从而让不少男用户陷入情网,为其购买各种“衣服”“首饰”“美食”,在资本控制下完成了一场没有对象更没有结果的恋爱,同时成为资本的卑微供养者。

总之,元宇宙带给人类的,可能是一个表面上很美好,但实际上很荒芜的世界。在数字资本布局的虚拟乌托邦之中,人们被技术驯化的风险大大提升。

作者马立明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郝婧怡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本文刊于《新传播》杂志2022年第五期)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李诚 审核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