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新阅读|潮汕文化史对民族国家历史叙述的解构
卢伟填
2023-02-18 23:31

近年来,潮汕文学叙事似乎处于一种“文化意义真空”的状态,即不少创作者对器物、风俗和信仰的叙写,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表意上,厚重丰盈的潮汕文化魅力无从释放,从而形成了一种困境。加之潮汕一直被视为“省尾国角”的边缘地带,其文化和心态攀附着对生存环境的无奈接受。厚圃敏锐地捕捉到处于版图边缘的潮汕或许更有特立独行的势能,它衍生出另类的认知——边缘是他者定义的,可以被自我改写,这种异质的身份,决定了族群复写潮汕历史的态度和导向,拥有与众不同的生命感受和文化情怀。

厚圃的长篇小说《拖神》正是建立在这一基调之上,樟树埠人坚定地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强大的本土自信力消解殖民力量的蚕食和同化,甚至在兵戈扰攘的危机之世,与清廷、番爿和西方殖民者争夺生存资源;在众神盘踞的潮汕大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神明信仰。

《拖神》厚圃 著 作家出版社 2022年2月版

如何在已有的历史叙事中植入族群的独异性,进而构建起阐释人类的灵魂和信仰意义的体系,显然是厚圃创作《拖神》思考的关键问题。对此,作家采取了两种写作策略:一则,用潮汕的文化史解构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对历史的重构书写了不同于“中心”的“地方”风貌,并将族群特质提振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底气,联动了“民族”与“世界”相互认同与建构。二则,小说向内转探寻人的意志力量和精神信仰,剥离生活的苦难带给自我的消极影响,更加坚定地追求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从而回答了人应该往何处去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拖神》开启了潮汕叙事的新局。

潮汕文化史对民族国家历史叙述的解构,体现在小说借由三种神明信仰支撑起樟树埠人敢反抗,敢突破,敢开拓,敢重生的人格力量,“地方”的魅力由此覆盖了“中心”的屈辱史。水流神信仰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建立“人创造神”的叙事主题,“大无畏”的魄力使人类克服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晦暗,沉淀为永不衰落的意志。“天妃娘娘”信仰追溯了千百年海洋历史,批判近代中国的小农意识,赞扬潮汕族群向海而生的气概。“三山国王”信仰寓意着潮汕族群由分裂走向弥合的历史,也暗示了族群由传统走向现代面临的诱惑。可以看到,神明信仰的所指并非怪力乱神,而是为晚近中国的民族命运投去现实关怀。

《拖神》揭示的正是不为人知的史实——在近代中国遭受殖民者侵略的历史中,有这么一个地方,在清廷濒临崩溃时抗住了殖民者的重压,另辟蹊径地将族群精神传播到海外。同时,在世界民族独立战争视野中,有这么一个族群,在历史的长河中用自我的力量对抗着外界的同化,保持自我的民族特性。这也预示着,中国有朝一日必将崛起,而被遮蔽的潮汕族群,也必将在未来得到世人的认同和接纳。

《拖神》的写作,本身就是一次对“文化意义真空”的否定和超越,因而作家对族群精神、潮汕器物和信仰仪式的赋意,包含着深沉的隐忧和重生的希望。当历史的叙事引入了当代的语境,文本书写了历史的中国与历史的潮汕,却沟通了当代潮汕的现实处境。由此厚圃力图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 , 重新建立当代潮汕叙事的意义话语,希冀在当下的文学场域中,发出潮汕的声音。

延伸阅读



《大湾的乡愁》盛慧 著 花城出版社 2022年9月版

本书是一部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的高质量的人文散文随笔集,全书立足于挖掘岭南文化根脉,助力“人文大湾”的打造。通过对大湾区颇具代表性的五十余个古村落的实地走访采写,从人文的视角出发,以“乡愁”为中心词,从古建、宗祠、风物、习俗等方面切入,深入梳理岭南文化的肌理,探寻岭南文化的根脉。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呈现大湾区的万千气象,展现岭南人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客居十多年的岭南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

(原标题《潮汕文化史对民族国家历史叙述的解构》)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一平

(作者:卢伟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