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自2021年9月1日起,深圳全面实施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由街道名义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一直以来,基层能否真正“接得住”,是行政执法权下沉的核心问题。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地首日,龙华街道开出深圳首张行政处罚决定书。
如何破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难题?2月15日,深圳市龙华区出台《龙华区关于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7大方面30条硬核举措,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区域元素,更加贴合龙华区的实际。”龙华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执法质效,让综合执法更规范更具公信力。”
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症结促提升
2022年初,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多次赴辖区内相关执法单位开展调研,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案件分布、队伍组成、存在问题和困难等进行全面摸排。2022年3月,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持续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2年6月,龙华区司法局结合调研情况和街道需求,拟定了《龙华区关于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其后,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先后4次就《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向27个区相关行政部门及6个街道办事处书面征求意见,共收到28条有益意见和建议。
“针对调研发现的管理与执法衔接不够紧密、协调联动不够顺畅、执法力量不够充足等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反复对《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进行研究、修改、完善,《若干措施》的出台将有望破解这些执法难点堵点问题。”龙华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正式出台,提出7大方面30条硬核举措
2月15日,龙华区正式出台《龙华区关于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包含“畅通衔接机制、严格执法程序、加强队伍建设、聚焦培训指导、增强协调保障、探索数字赋能、强化执法监督”7大方面30条硬核举措。
《若干措施》要求,各有关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要结合责任分工,周密部署、协调联动;要树立服务为主、管理为辅、执法兜底的行政理念;要注重工作实效,出实招、出硬招、出真招,边工作边总结边提升。
龙华区观澜街道执法人员现场执法。
实行清单化管理机制,促进执法与行业管理的衔接;组建区政府行政执法联席委员会,协同解决综合执法疑难问题;开展“沉浸式”培训、“案例式”指导,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和水平;开展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专项巡察,筑牢严格管理防线……《若干措施》聚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性提出系列针对性举措,形成一套严密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持续深化,推动综合执法见实效
“《若干措施》对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龙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在体现战略性的同时,提出了能够有效解决综合执法的可行性建议,有利于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综合执法工作高质量推进。”
龙华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审议并通过《若干措施》。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若干措施》出台后,龙华区司法局将协同区各有关行政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依法有序推进《若干措施》落地见效,并持续跟进落实情况,助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力度、有步骤、有成效。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灵魂。龙华区将持续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行政执法水平的普遍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原标题《如何破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难题?龙华区7大方面30条硬核举措来了!》)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