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天地·新阅读|诚意的对话改变现在与未来
雷天月
2023-02-11 08:35

《访书记》

崔莹 编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YeBook

2022年11月版

经过8年的采访与整理,囊括了51位海外作家的时代锐见,由崔莹博士编著的《访书记》与读者见面了。崔莹在获得爱丁堡大学社会政策博士学位后,应腾讯文化邀约开启了“海外文化访谈”栏目,并在最终成书时从88位采访对象中挑选出51位集结成册。受访对象的作品多是获得了国际奖项,或是其成果有机会被翻译成中文为国内的读者所认识。纵观全书内容,主题选取跨度极大,受访对象文化背景不一。

在内容呈现上,编者将全书分作6个章节,包括汉学、世界史、文学、非虚构、社会学、流行文化。51位受访对象,用他们的方式,讲述着自己对于一部分世界看法,有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些受访作者已经是为中文读者熟悉的“老朋友”,更多的是来自陌生领域的“新朋友”。

本书的中文题目为《访书记》,英文标题Interviews with Authors昭示出《访书记》不仅仅是一部与书有关联的作品,更重要的揭示出作者在成书背后的思考与沉淀。汉学单元应该是中国读者最感兴趣的方向之一,此章虽冠以“汉学”,但它的内容划分脱离了传统意义上欧洲汉学的限制,编者极力将与中国历史相关联的题目收入其中,方法上也各有不同。

有关中国现代化之路,本书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间寻求一种解释。裴士锋的两部作品尝试将湖南与现代中国挂钩。曾经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保守”的湖南,却也酝酿发生着中国最“轰轰烈烈”的改革和革命。以往被认为矛盾的两极,得到了裴士锋这样的解释“中国的现代化并非一定要学习西方模式,而是可以将西方现代化可借鉴的内容与当地的优势结合起来。”

重审“李约瑟之问”,究竟是“百川归海”,还是“花开两朵,各有不同”?薛凤所关注于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她不仅仅停留于文本所载的技术内容理解和分析,更进一步探讨了工艺和技术背后,隐藏着一套宇宙秩序。这种秩序的表达,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转换,《天工开物》因此也是特定社会环境造就下的产物。以此来看,李约瑟为我们留下的问题是可以再重新探讨的,宋应星也不应该视为欧洲科学在中国的“对等人物”,历史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文化中有更多种可能性。在本书的另一篇文章中,白馥兰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同时白馥兰说明了这样设定和比较可能会导致双方都脱离各自文化和历史,并且将任何进程的偏离都武断地归结为失败。

寻找中国的世界坐标。卜正民则以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所藏的一张明代航海图为研究对象,将目光锁定到第一位到达英国的中国人沈福宗的个人经历上,“大历史”与“小人物”相互辉映,揭示出17世纪从区域性贸易网络发展到全球性贸易网络的宏大背景。卜正民为我们呈现出17世纪生机勃勃的海洋贸易图景,更加不能忽略的是作者具备全球化的视域和眼光。

中国经典的跨文化之旅。如何诠释中国经典,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变化伴随着整个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展开,直到今天学者们仍然没有放弃桥梁的搭建。《易经》的翻译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例子,从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白晋,到19世纪的理雅各和卫礼贤都做过相关的尝试。闵福德耗时18年再翻译《易经》,他在受访时表示与以往的翻译策略不同的是,他采取更加符合中国化的方式进行,他认为“译者要完全向翻译的文稿‘投降’”。

本书在第一章里,学者们较为集中地讨论到了有关中国历史的问题,不难发现在本书其余部分中国也被作为关联方和参照系出场。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的“朱鹭号”三部曲,写的是19世纪印度参与鸦片战争的历史。中印同样被卷入了鸦片贸易中,两国的命运却不同,中国作为抵抗这场虚假“自由贸易”的一方出现,而印度人却沦为英国人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帮凶”。

世界可能永远不会变平,但是富有诚意的交流和对话可以改变我们的现在与未来。正如萧三匝在本书的序言中写的那样,“重塑自我就是重塑世界”。

【读特新闻+】

《开场 : 女性学者访谈》

新京报书评周刊 著

新星出版社

2022年11月版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贺桂梅、梁鸿、张莉、包慧怡……她们虽然国别不同、领域各异、代际也参差不齐,但全是业界翘楚。对她们而言,性别身份带给她们的是什么?本书试图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破除学术圈性别壁垒。全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与11位学者展开了深度访谈,围绕学思历程、性别身份与学术研究等关键词。

(原标题《诚意的对话改变现在与未来》)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