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技术并购占全球并购总额近30% 引领全球潮流

读特记者 李萍
2017-09-26 15:20
摘要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京发布2017年企业并购报告《技术并购引领全球潮流》指出,以技术并购为目的的交易额在2016年达到了7000亿美元,占全球并购总额的近30%。技术行业成为推动全球企业并购活动的主要驱动力,而且非技术行业的企业成为了收购的主力军。

9月26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京发布的2017年企业并购报告《技术并购引领全球潮流》指出,以技术并购为目的的交易额在2016年达到了7000亿美元,占全球并购总额的近30%。技术行业成为推动全球企业并购活动的主要驱动力,而且非技术行业的企业成为了收购的主力军。

为了更好地把握技术并购行为增多的趋势,BCG建立了专有数据库,收录了过去20年来43000多起高科技并购案,并开发了一个涵盖450个技术商务术语的词库,用于在收录时筛选企业和交易。

报告指出,技术并购背后最大的推手来自非技术行业的企业,他们的技术收购量呈上升趋势。这些买家力图拓展自己的技术能力以跟上数字化趋势,将技术和数字技能内化,通过收购加速商业模式创新并实现数字化发展。

调查显示,过去三年技术并购交易的数量翻了一番。在技术并购交易中,非技术行业的买方比例自2012年以来上升了9个百分点,在所有技术并购交易中占到了70%。此外,BCG技术并购数据库中的每个行业领域从2012年开始在技术并购交易中的份额都有明显提升。

技术并购迅速增长的背后有三大推动趋势,分别是工业4.0的兴起、云计算和以云技术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迅猛发展,以及对移动科技和软件应用提供者的寻求。

统计数据显示,技术并购中的企业价值/销售(EV/sales)中值倍数增长了将近50%,从2013年的2.1x上升至2016年的近3x。2016年并购交易中,倍数最高的依次是游戏公司(3.9x)、金融科技公司(3.2x)、云基础服务公司(2.8x)和手机应用开发公司(2.8x)。以工业4.0为目的的并购中,EV/sales中值倍数是2.0x,反映出许多以工业4.0为目的的交易涉及的都是硬件公司,相对软件公司利润较薄。

报告作者之一,BCG合伙人、企业并购领域的全球负责人Jens Kengelbach表示:“数字化和先进技术已经颠覆了许多行业,而且正在影响更多的行业。企业重点考虑的是上市时机和达到发展的关键规模,而企业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人才——来打造自身所需的能力。因此,企业想通过并购获取新的能力,弥合创新差距。”

不过,本次与帕德伯恩大学合作完成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有悖于常理”的结果: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往往越会成为技术并购的大户。来自技术和非技术行业的并购者,若其并购对象主要为非技术行业企业,其研发/销售中值比率是1.2%;而注重技术并购的企业,其研发/销售中值比率则是5.5%。更详细的行业分析证实,寻求创新也会刺激并购需求:企业若注重内生性研发投入,越有可能成为一个积极的技术收购者。

针对这会不会是新的技术泡沫问题,报告指出,虽然技术并购的企业价值/息税前利润(EV/EBIT)倍数处于较高水平——过去3年平均为24x,远高于20x的长期平均值——但非技术并购的交易倍数也同样上升了这么多。估值水平高是近期整个并购市场的普遍现象,并不一定标志着以产业为中心的技术泡沫正在形成。

BCG合伙人,大中华区全球化专项业务的负责人陈庆麟表示:“今天的技术并购市场跟2000年时的网络热潮还是有所不同。举例说,跟网络热潮时相比,如今被收购的企业更成熟、盈利能力也更强。而且,并购方如今也更清楚如何利用具体的技术从自身内部完成商业模式创新,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来颠覆。”

另外,报告认为,2016年,约70%的技术并购都出自非技术领域的买家之手。在一些规模更大的技术并购交易中(交易价格超过10亿美元),3.3x的EV/sales中值倍数和26.5x的EV/EBIT中值倍数都很高,这反映了买家将一些并购目标视为必须取得的资产,即便价值创造潜力会降低也在所不惜。即便倍数很高,连环技术收购方(指那些过去20年内进行过6次及6次以上收购交易的企业)所创造的一年相对股东总体回报率(RTSR)会比相关基准指数高4.4%。不经常收购的企业,其RTSR会持平或者略微降低。

Kengelbach 表示:“成功收购技术公司的企业会做三件正确的事情:他们遵循清晰及聚焦的战略,会为技术并购量身定制一套并购流程,还会建立合适的企业组织架构及能力来寻找、执行和整合创新性技术公司。”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