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书评年度十大好书|阅读深港,致敬原创
深港书评微信公众号
2023-01-20 09:32

壬寅将尽,癸卯至。在此之际,《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度十大好书最终名单新鲜出炉啦,与诸位一同辞旧迎新。

本届评选自2022年11月28日启动,共收到出版社自荐书目400余种,深港书评编辑部推荐书目百余种,并联合中华商务有限公司共同推荐港版好书若干种。经过多次筛选、讨论与评比,我们于1月14日发布《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度十大好书短名单,包含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书籍各30种。(点击查看短名单

进入最终评选环节的好书,都各有特色,既代表了这一年流行阅读的趋势,也讲述了近年来现实中发生的故事。但我们依然希望今年的年度十大好书能与往年有所不同,它应该更有性格、也更有追求。

从2022年起,深港书评更加重视深港故事。深港书评既诞生于深圳又遥望香港,地理位置赋予了天然的开阔视野。我们想呈现更多关于深圳、香港的两城故事,回应这份一水相连的文化亲缘。当然,深港故事也不局限于深港,我们的目光还将投向岭南、投向粤港澳大湾区,破浪逐光。

深港书评也更加重视本土原创。今年,我们偏爱国内原创的出版书籍,拥抱这片土地上鲜活的人与事。这不代表落选的其他书籍不够优秀,而是希望我们对本土原创的这一份“偏爱”能够敦促国内图书出版市场尽快成长,更快与国际接轨。

我们还更加重视被年轻人所写、被年轻人所读的作品,希望这份书单更加彰显“年轻”本色。我们关怀年轻人的阅读选择,试图解读他们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关注年轻人的写作尝试,探寻他们对世界的思考和对自身的反思。

时间在流逝,书是我们的“延长线”

又一年的年度十大好书评完,读完这些书,仿佛时间在手中停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会流逝。书,无疑是岁月的沙漏,翻来覆去,崭新的最终会陈旧,但陈旧的会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复苏。这就是书籍的力量,是好书给予我们的“延长线”。

在2022年度十大好书的短名单里有一本诗集,叫《不要问我时间如何流逝》,墨西哥诗人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写道:“世上的尘埃中不见了我的足迹;/我离开步履不停。”这很像我们评书的意义,好书永远评不完,但你怎样看待这个时代,就会选择怎样的书籍。我们确实不需要留下太多的足迹,哪怕与书同行的日子也是匆忙的,有那么一点点观照,就令人欣慰了。

在这份书单里,虚构类作品不乏时代洪流下的个人命运,《金色河流》书写近四十年来的社会世态,财富与人性的裂变,情爱与伦理的思考,皆为当代人的困惑,鲁敏用一个复杂的故事写人性与时代,但始终在写生命中的坚忍与善意。《石头与桃花》写的是香港故事,是西西生活的香港,那些风俗风物、港人港事,在西西平淡的描写中触发着深情。蔡东的《普通生活》是她在深圳写作的一次精选集,她善于在城市的发展中思考个人生命的困境。如果说西西写香港写的是情怀,那么蔡东写深圳写的就是共情,是人与城市微妙的“共情”。

非虚构作品中《贫穷的质感》是非常值得一说的书,作者王梆旅居英国十二年,住廉租房,逛二手店,打入工党内部,采访异乡的普通人……从自身的真实处境及经验出发,讨论贫穷与制度、家庭与养老、乡村与城市、脱欧与留欧、文化与历史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全球化意识的流行,让我们从一个国家看到自身的命运,这不仅是一本书带来的眼界的提升,更是用他人的行走与经验认识我们共同的世界。《缘起香港》讲述了张爱玲在港大求学与生活的那段经历,黄心村教授梳理大量原始材料,勾勒尘封的故事,展示新颖的结构,呈现出张爱玲生命中绵亘的私语和深邃的惘然。人与城市的关系,皆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维系着,人与城相互影响,这才是我们生活于一城并爱它的理由。王国华写给深圳的“情书”《街巷志》便是这种爱的流露。每个人都有故乡,但深圳则成了许多人的第二故乡,因为这里的每一条街、每一个村都有你我生存的印记,写满了游子“落地生根”情状。

这份书单在岭南、深圳、香港的故事里,在当代人的精神里,也在历史的幽微处共情。

晶报总编辑胡洪侠说:没有绝对的“十大好书”,所有的“十大”都是一种局限条件下的选择;“十大好书”是一种产品,不同的书单有不同的追求,服务于不同的功能;“十大”越多越好,只要能增加所谓的“好书”与读者相识相知的机会,而不是相反。

《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十大好书已呈现在这里,我们用好书与读者相识相知,主要是为了共同阅读而相聚。

(原标题《年度十大好书|阅读深港,致敬原创》)

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