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16日,复兴号家族中最“抗冻”、最智能的成员——CR400BF-GZ型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落户黑龙江,春运期间将首次在我国最北端高寒高铁开行。这是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目前到达的纬度最高、气温最寒冷地区,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已可满足不同地区气温环境条件下高速铁路运行需求,中国高铁实现新突破。

CR400BF-GZ型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落户龙江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端,最低温度超过零下30℃,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端的气候条件,一度被认为与高铁无缘。十年来,我国高铁制造实现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克服了季节性冻土施工、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车体防寒等多项技术难题,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高寒高铁“中国标准”经得起多种严寒气候的考验。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复兴号动车组在安全性、经济性、节能环保等方面展现出优异性能,深受市场和广大旅客欢迎,目前已形成涵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级的复兴号系列化动车组。

车内设施完善
黑龙江省首次开行的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是目前复兴号家族中速度等级最高的动车组列车。与标准版复兴号动车组相比,新型高寒智能动车组更加耐低温、耐冰雪,在我国东北地区零下40℃的极寒环境下也能奔跑如常。动车组所使用的材料、电气元件以及车体、转向架、供风制动等系统部件均进行了耐低温设计,并在密封防雪防击打、水系统防冻、冷凝水防治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使动车组具备特殊的“抗寒”性能。列车采用全新设计的设备舱侧部裙板,设置“高寒专属”的滤网,在保证对车下设备实现通风功能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冰雪从过滤网区域进入设备舱内部。新型高寒智能动车组还首次批量使用自动化防冻结功能,在车辆静止时,每个车厢依次激活防冻结功能,确保制动系统安全可靠。此外,列车的水箱、污物箱、水管等设备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并带有电伴热系统,污物箱底部还增加了“小电炉”,天寒地冻依旧保持“活力”,保证旅客正常使用需求。

工作人员做好检查工作
此次开行的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运维水平更加智能化。列车增加了旅客服务、列车运行、安全监控等方面的智能化功能,采用以太网控车、车载安全监测等9项智能运维提升项点;设施更加便捷化。列车专门设置无障碍车厢,配备更宽阔的通过门、无障碍卫生间、轮椅存放区等,在服务设施上增加盲文标识。列车空调机组采用变频技术,温度调节更准确,噪音更小,体感更舒适。在车厢顶部设置29寸宽屏电视,可左右分屏同时显示列车运行和娱乐节目信息。列车设置静音车厢,可为乘客提供安静、舒适乘车环境;服务更加人性化。车厢所有座椅均基于人因工程学进行了优化。在二等座椅靠背上增加USB充电接口,加深小桌板杯托凹槽深度,在一等座椅增加可调节头靠、电动腿靠等,将原来设置在座椅扶手上的小桌板改为设置在前排座椅靠背上。商务客室打造“一人一舱”私密空间,配备了支持手机投屏功能的智能交互终端,可为旅客提供丰富的娱乐节目、运行信息等服务。

乘车体验更舒适
据悉,2组全新的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将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空载试运行后,于近期在黑龙江省内哈齐、哈牡、牡佳等高速铁路上线载客运行,为春运客流高峰再添运能。
(原标题《“中国速度”向北再延伸!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首次开进最北高寒高铁》)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连博 三审 刘一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00:06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黄金河河海交汇处风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