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大部分“深圳人”其实都是从老家来深圳打拼、在此成家立业的。
对于是把孩子留在深圳生活,还是送回老家求学,今年40岁的龙华区某部门经理李军和妻子内心也有过许多次挣扎。
因为一直希望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自己也始终坚定把孩子留在深圳的想法。转眼孩子就要小学毕业,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师资和学习环境更好的初中,夫妻俩东拼西凑,咬咬牙买下龙华一套学区房。买房以前每个月还存下点钱,现在房子要装修、买家具,每个月都要省吃俭用。
直到最近李军妻子同在深圳工作的闺蜜告诉他们,她和丈夫在惠阳的万科万荟花园买了一套带精妆现房,小区旁边就是百年名校泰雅实验学校,而且高铁一站抵深!
既能让孩子留在身边、接受良好的教育,又不用放弃自己在深的工作,生活质量也不用打折扣,李军和妻子羡慕的情绪逐渐拉开……
辗转两年,选择了万科万荟花园
和李军一家一样,李军妻子的闺蜜杜鹃和丈夫都是深漂族。这些年和丈夫一起打拼,有了一些积蓄,近两年也萌生了购房的打算。
直到今年,他们决定调整目标,往周边城市看看,于是杜鹃和丈夫去惠州看了万科万荟花园。
从4月到10月她和丈夫前后到万荟花园考察了4次,最后决定把家安在这里。
*万荟花园社区实景图
家门口学校云集
享3-18岁全龄教育
作为父母,购房肯定优先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区直线距离约400米就是惠州百年名校泰雅实验学校,包含小学及中学。2015-2021年,学校连续七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位居惠州市前列。
教育资源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办学方颁布的政策规定为准。
信息来源:西子湖畔 https://s.r.sn.cn/emxH8G
社区自带18班幼儿园,周边还有公立的三和实验学校、淡水八小三和分校等优质学校,同步规划了28块教育用地。
教育资源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办学方颁布的政策规定为准。
高铁1站抵深
快速实现“双城生活”
教育问题有保障了,就剩下交通问题要考虑。小区到惠州南站(直线距离约15km,信息来源:高德地图);从惠州南站换乘高铁到深圳北站仅1站,耗时约30min(信息来源:12306官网),对于在深圳上班的人而言,交通十分便利。
而且,惠州南站还与厦深、深汕、广深等多条高铁以及规划中的深圳地铁14号线东延段接轨。
小区附近就是惠大高速,小区门口公车站也有接驳车直达深圳3号线双龙站,交通四通八达。
信息来源:腾讯网 https://s.r.sn.cn/DGv5qL
建面约75㎡-115㎡精妆现房
既能继续留深工作,又能陪伴孩子求学
年前最后一批现房即买即入住
扫码锁定20万购房优惠
↓↓↓
首付16万起,现房拎包入住
目前,万科万荟花园项目已交付,即买即入住,安心置业。
万荟花园还是一座生态大城,项目紧邻淡水河约1.5公里滨水公园景观,万科将醉美城市河廊延伸入社区,让社区生长在自然中。同时又离尘不离城,汇集繁华商业,社区配备超1万㎡集中商业,满足全家老小吃喝玩乐学需求。
首付16万起,上车临深万科大社区
建面约75-115㎡精妆三四房
即买即入住
此群为万科购房咨询群
欢迎有相似购房烦恼的你一起进来聊聊
↓↓↓
每个在深圳打拼的深漂家庭,渴望的就是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享受阖家幸福的“小确幸”。
春节将至,首付十几万在深圳旁安个家,今年全家一起在南方过年吧!
免责声明:
1、文章内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立即予以删除。
2、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本宣传资料对项目周边环境、交通、教育、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意味着开发商对此作出承诺,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合同约定及相关协议约定为准。教育资源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办学方颁布的政策规定为准,开发商对此不作承诺。
本宣传资料中销售创意展示空间的实景拍摄,其展示的电灯、电器、家具等家私软装仅作装修参考,均非交付标准,亦不作为开发商的销售承诺具体,具体交付标准以双方签署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约定为准。
本宣传资料所示户型结构为标准层设计,相同户型单位因楼栋、楼层、单元等差别,局部结构、面积等可能不同,具体交付标准以双方签署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约定为准。
4、项目备案名:万荟花园 预售证号:001-441303-2021-00110-5号 开发商:惠州市万荟房地产有限公司 销售代理商:世联房地产咨询(惠州)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23年1月,有效期:3个月。
5、惠州1号线信息来源:《惠州市惠阳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直线距离来源于高德地图。
本文为广告推文
(原标题《家有学生如何轻松安家,这家人给了新选择!》)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