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葛良骏:密切警民联系,建设平安医院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2022-12-07 21:14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深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五大队民警葛良骏除了在警营办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

【核心提示】平安的底气,来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是为城市安全、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深圳公安立足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定位,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让公安“触角”将平安服务和安全防范延伸到市民身边。本期《特区卫士》走近基层治安防控一线民警,倾听他们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深圳建设的故事。敬请关注。

葛良骏到医院走访调研

在深圳各大医院,他们身披藏蓝,在一片“白衣天使”中尤为显眼,和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不同,他们为这里带来的是安全、踏实和温暖。深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五大队民警葛良骏除了在警营办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

2019年来到治安管理支队的葛良骏开始负责内保单位的安防工作,加快医院警务室的覆盖与建设。“其实医院警务室的建设很早就开始了,只是以前没有专职化,当时是由社区民警到医院‘兼职’。”葛良骏说,如今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52个三级医院都由辖区派出所安排专职民警入院驻点,实行“24小时轮班驻院制”。

警务室作为治安建设的堡垒,是公安机关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密切警民关系、建设平安医院的载体。来到治安管理支队后,葛良骏还负责医院警务室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他说,当时有些警务室的设备、条件比较差,桌子、椅子都坏了。他调研后总结情况,提出增设备勤室、添置警用装备、制度规范上墙展示等系列举措。葛良骏还调研发现,有些警务室的位置设在医院的后勤保障办公室,远离门诊大厅,不利于观察现场动态。葛良骏提出,警务室需建在门诊大厅、可观察到医院密集人流等位置,出现意外可及时处置。

此外,在部分医院,一键报警装置起初没有连接警务室,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需由医院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汇报给警务室。一键报警器安装后,警情可同步传递到医院和警务室,实现同步响应报警信号,大大减少警情周转时间。

这些警务室建设规范条文,葛良骏全部写进了《深圳市公安局警务室工作规范》。再经过各部门和医院的讨论与论证,《工作规范》下发后,各派出所对照标准进行医院警务室软件、硬件标准化建设,条件差、装备不齐的警务室有了明显提升。走进深圳各三级医院的警务室,各类设备一应俱全,规范制度张贴上墙。

到医院就医的市民或陪同人员还可能发现,进入门诊大厅前还多了一道安检程序。这项“进院安检制度”于2021年7月起在全市160多家医院实施。为掌握各家医院的实际情况,葛良骏在正式撰写方案、出台规范前,就让自己“泡”在各医院调研了好几个月。“那时候天天往医院跑,询问我们制定的初步方案是否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各医院实施起来是否有困难。我把情况收集回来后再改进标准。”葛良骏说,他调研医院的数量超过了深圳全部医院数量的一半。经过多方磨合,正式的安检方案出台:患者及患者家属都要进行安检,一旁的绿色通道可供病情紧急的患者及其家属通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坐下来写文件,起来就是到医院调研和检查,成为葛良骏常有的工作状态。今年以来,葛良骏又先后牵头全市警力,在全市医院开展5轮排查整治行动,对各医院的安保漏洞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各家医院的治安隐患。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葛良骏:密切警民联系,建设平安医院》)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