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吴旭泳:织密环保“天网”,守护一城洁净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2022-11-28 18:45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吴旭泳表示,食药环侦支队三大队将坚持“打早打小”,对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维护深圳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

【核心提示】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食品、药品、环境、森林和知识产权,事事关系民生,件件牵动民心。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圳市公安局紧盯老百姓关切的“菜篮子”“药匣子”,不断提高对食品、药品、环境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的打击和治理能力,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平安答卷。本期《特区卫士》聚焦奋战在“食药环森知”一线的民警,敬请关注。

吴旭泳。

光天化日之下,一辆“吸污车”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路边,车上的塑料软管放入污水井。路人经过,看到车体上喷印的“吸污车”三个字,可能都会认为这辆车正在开展吸污作业。

事实有时并非如此。深圳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民警吴旭泳侦办环境类案件多年,他坦言,偷排污水类污染环境犯罪较难被发现,吸污车上一根管道通到井下,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是在抽取污水。犯罪嫌疑人为图省事,或减少路途成本,不到有资质的污水处理厂排放,却私自排入污水管道,自以为捡了“芝麻”,实则丢了生态环境这个“西瓜”。

在侦查偷排污水类环境犯罪案时,吴旭泳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调查取证难,即无法从视觉上直接辨别嫌疑人到底是不是在偷排污水。为攻克调查取证这个难题,他专门请教从事吸污作业的从业人员,了解不同型号吸污车的操作原理,学习污水井或排污管道的外部特征。当然,这个学习过程对吴旭泳来说也不难,难的是调查取证时不得不接受生理上的考验。他说,调查过程中不得不头顶烈日,还要面对散发极其难闻气味的污水。

在攻坚克难侦办案件的同时,吴旭泳还和同事们贯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逐步摸索出一套多警种协同作战、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协助配合工作格局。例如,食药环侦支队三大队对内统筹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及各分局警力,对外协调检察、法院、水务、城管、住建、生态环境、司法鉴定中心等部门齐抓共管,编织打击非法偷排粪渣污染环境犯罪的“天网”。

吴旭泳表示,食药环侦支队三大队将坚持“打早打小”,对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维护深圳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除对偷排污水类环境犯罪加大打击力度,他还将紧盯涉林违法犯罪,通过获取全面的林地调查数据,对全市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涉林违法犯罪做到提前预判,对已经发生的违法占用林地案件进行全数据梳理,对少批多占、批东占西等涉林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吴旭泳:织密环保“天网”,守护一城洁净》)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