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晚宝作为5G冲浪er
无论是品尝美食
还是遇到了有趣的事情都要拿出手机晒一晒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悦
在互联网中还有这样一群素未谋面的网民他们分享的精彩故事
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快乐、感动、鼓励和温暖让大家彼此心中都充满了爱
今天 晚宝把这群人找到了!
“2022年深圳好网民” 评选结果揭晓啦~
11月3日,在五洲宾馆举行的2022深圳网络文明大会上,“2022年深圳好网民”评选结果揭晓。
田猛、叶丽芬、陈维榕、杜俊明、张宇宣、周建定、袁小婷、曾叶、熊崇君、Rafael Saavedra等10名网民获得“2022年深圳好网民”称号。
榜样引领,汇聚网络“圳能量”
深圳作为中国“最互联网”的城市上网已成为了大家的生活日常越来越多的深圳网民也在利用互联网发声讲述自己动人的深圳“网事”传递振奋人心的坚实力量
一个好网民就是一个引导文明的好标杆一段正能量故事就是一台精神文明的“播种机”
“2022年深圳好网民”评选活动由深圳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联合主办,旨在通过征集、评选、宣传,传播深圳好网民事迹,彰显网民精神风采,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该活动便受到网民广泛关注,经过初步评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选出10名在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等方面个人事迹突出的网民获得“2022年深圳好网民”称号。
10名网民的年龄、职业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显著特点,以力所能及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彰显自身的精神风采,传递着深圳的城市温暖、网络文明的力量。
他们的事迹与过去一年深圳城市生活密切相关,有着浓郁的互联网印记。
在这些网民代表中,有外卖小哥田猛,疫情期间他在深圳卫健委的公众号下面诚挚留言,关心深圳;
有网络义工叶丽芬,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公益活动、展现深圳志愿服务精神;
有自媒体博主杜俊明、袁小婷、曾叶、陈维榕等,他们利用专业知识在网上开展知识科普、创作优秀网络作品;
有“网红教师”周建定、有深圳人的老朋友深圳交警“熊警官”熊崇君、有通过一段旋律创作出一首歌的高中生张宇宣,还有国际友人Rafael Saavedra,通过拍摄短视频展示深圳的城市生活……
他们的作品生动地展现深圳网络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局面。向上向善的网络空间,如今正成为深圳网民传播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扬时代新风,传递网络最强音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把网络空间发展好、守护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1月3日,2022深圳网络文明主题MV《网络文明Yes and No》 正式发布。该主题曲由深圳好网民代表创作,通过普通话、粤语、英文等三种语言演唱,活泼轻快的rap曲调,朗朗上口的歌词,唱响深圳网络文明新风,传播网络好声音,让网络空间更加天朗气清。
11月3日下午,“深圳好网民”交流论坛作为2022深圳网络文明大会的重要活动在新媒体大厦举行。论坛邀请深圳好网民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共聚一堂,畅聊深圳网络文明建设,助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与会嘉宾踊跃发言,真知灼见相互碰撞。“深圳好网民”交流论坛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曹博林认为,深圳网民对深圳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身份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深圳网络文化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以及深圳网络文化环境中的自由、平等、创新和开放等特征,具备良好的网络文明基础和充分的土壤。网民是网络文明建设的主体,她建议,全市可建立推动网络文明素养建设的有效途径连接群众。
深圳市少年宫主任兼深圳共青团融媒体中心总编辑余治国表示,网民的文明素养直接关系网络文明水平,主流媒体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与网民进行链接。引导网民理性表达、文明上网,自觉承担起网络文明的“主人翁”责任,自觉抵制网络失德失范行为,引导广大网民践行文明规范,做新时代好网民。
“2022年深圳好网民”、深圳交警熊崇君认为,互联网大大助力了交通安全文明宣传,让市民知法懂法从而守法。网络让执法更加公开透明,也能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更多的交通法规。
“2022年深圳好网民”、深圳志愿者叶丽芬认为,“互联网+志愿服务”让生活更美好,通过分享和宣传,感召、更多身边人成为网络使用者和享有者,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我们所用,更全面、更直接、更深入地进入到千家万户。深圳网民应该发挥主人翁精神和网络卫士的作用,助力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此外在“深圳好网民”交流论坛上《深圳好网民网络文明倡议书》
正式发布呼吁广大网民共同维护网络环境
助力深圳网络文明建设▽
深圳好网民网络文明倡议书
为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促进网络文明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共同汇聚向上向善强大合力,我们作出如下倡议:
一、坚持思想引领,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
二、坚持价值导向,建设清朗空间。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净化网络空间,争做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维护者。
三、坚持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践行网络诚信,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增强防范意识,抵制网络暴力,拒绝不良信息,争做新时代的深圳好网民。
四、坚持科技向善,助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优势,丰富网络文化内容,提升网络服务水平,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坚持深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携手共建网络人文深圳,为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贡献力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共建网络文明,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我倡议,我践行!
宣读人:2022年深圳好网民代表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成为社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作为网络社会的参与者我们人人维护网络文明人人参与网络治理共同传播网络正能量才能真正打造一个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原标题《刷爆全网!2022深圳好网民,找到了!》)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余晓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