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兰州发布”微信公众号通报七里河男童煤气中毒死亡事件调查情况。
以下为通报全文:
关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一户居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情况通报
2022年11月1日,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一名儿童一氧化碳中毒不幸死亡。对孩子的离世深感痛心和惋惜,对失去孩子的父母及亲属表示真诚慰问。
事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拨打120急救电话情况
经调取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接线纪录,并与当事人妥某磊(系儿童妥某轩的父亲)核实,12时15分至12时18分,妥某磊连续4次拨打120急救电话,前3次因拨打时长不足,未接通。12时18分拨通120急救电话,称其妻摔倒,人在马忠华手抓餐厅附近家中,意识不清。120急救调度中心调度员了解其核酸、抗原情况,回复高风险区域需要协调并安排线上诊疗。随后,中心调度员向兰州市医管中心工作人员发送微信,请求线上医务人员对求救人进行问诊,随即将问诊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12时28分,七里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将患者相关信息转至七里河区医院非绿码医疗救治群,安排医生联系处置。12时32分,医生接到信息后,于12时32分至13时06分连续拨打求救人电话,未接通电话。13时07分,拨通求救人电话,问诊患者详细情况后,13时19分,医生在群中回复已指导开展急救,病人病情好转,但仍需要到医院救治,120急救中心立即进行调度派车。
在紧急派车过程中,13时23分,120急救调度中心又接到呼叫电话,反映马忠华巷内有1名成人及1名小孩需要急救,经过核实与12时18分呼入电话陈述的是同一件事。13时32分、13时34分,又接到另外2起急救呼叫电话,用时2分59秒。13时36分,120急救调度中心要求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分站立即停止对执行疫情防控急救车辆消杀工作,13时44分发出救护车派车指令。
二、关于110接出警情况
经调取接出警记录、现场监控,并与出警民警核实,13时43分,兰州市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有两人在七里河区上西园家中昏倒,其中1名儿童已无呼吸。13时45分,七里河区公安分局西园派出所收到派警指令。13时48分,七里河区公安分局西园派出所指派两名民警出警。13时57分,出警民警到达现场。
三、关于社区卡口工作人员值守情况
经现场核实并调取监控纪录,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上西园144号)闵师手抓打包店(系事故发生现场)至骆驼巷路口沿途有1处无人值守隔离管控出入口,旁边为七里河区城管局物资储备帐篷,骆驼巷路口处设有1处卡口点,事发时卡口点值守人员为2名公安民警和1名城管队员。
13时15分,妥某磊出店门(手拿电话未戴口罩)走到物资储备帐篷旁边求助,遇到前来取物资的3名七里河区城管队员(其中1名为司机未下车),2名城管队员见其未戴口罩,仅劝其佩戴口罩,妥某磊随即返回店内,城管队员取物资后驾车离开。
13时23分,妥某磊亲属唐某琳向路过店铺门口的两名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的综治员反映情况,被告知其抓紧拨打120和110电话,同时询问核酸检测情况,随后综治员继续收集样本并离开。
13时47分,两名群众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驻守干部苏某和反映情况,苏某和告知先拨打120,同时通过对讲机向社区书记刘某志报告。社区群众积极帮助孩子妥某轩进行心肺复苏。
13时55分,妥某磊抱着孩子妥某轩跑到骆驼巷路口卡口点,向值守民警陈某斌求助,陈某斌拦停了车号为甘A84**8出租车,妥某磊和其亲属、孩子妥某轩3人乘该车前往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救治。
13时58分,社区书记刘某志从社区办公地点到达现场,并于14时03分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帮助家属将牟某白(系妥某磊妻子)送上救护车。
四、关于送医及救治情况
(一)孩子妥某轩送医及救治情况。14时05分,出租车送达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到院时患儿面色苍白、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循环,医护人员即刻实施抢救。经持续心肺复苏,患儿呼吸循环仍未能恢复,抢救无效,于15时宣布死亡。
(二)妻子牟某白送医及救治情况。14时21分,牟某白乘坐120救护车到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经救治,牟某白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随即出院。
对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救助机制不畅通、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工作僵化刻板的单位和干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沉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于今后工作全过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保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广大媒体和网民的批评监督,我们诚恳接受,坚决予以整改。
兰州市疫情防控七里河区督导组
2022年11月3日
(原标题《关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上西园道南路一户居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情况通报》)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余晓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