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间,格林美始终和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相得益彰、共同成长。深圳市政府也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格林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开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经过21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循环经济领域及新能源领域的头部企业,实现了全国范围核心城市的废物循环与新能源产业的大布局。
记者了解到,2022年1月至9月,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213.74亿元,同比增长65.80%;实现利润总额12.86亿元,同比增长42.69%。许开华介绍,21年前,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成为宝安最早的国家创新孵化基地,为初落深圳、宝安的格林美提供了第一个家,为公司在研发资金、研发空间、科研政策普及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支持。
此后20多年间,格林美始终和“桃花源”相得益彰、共同成长。其从桃花源的小型电池回收工厂起步,到如今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钴镍钨稀缺资源回收企业、超细钴粉制造企业和三元动力电池前驱体“芯”材制造企业、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在位于桃花源科技创新生态园区的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院内,记者被一整面墙的回收电路板所吸引,墙上印着一句话——“资源有限、循环无限”,这是格林美的绿色低碳产业理念。据介绍,这一研究院将开展超技术研究计划,搭建废物循环与新能源材料超技术研究开发平台,站在引领世界循环经济产业与新能源产业高度,助力深圳循环经济与低碳绿色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格林美种下的绿色种子,逐渐成长为一片低碳森林。自2013年以来,格林美通过自主创新,推进深度循环、完整资源化利用,攻克了“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及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再制造技术,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绿色”到“绿色”,迈上了高速发展快车道,实现了“裂变式”增长。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显示足以证明格林美的跨越式发展。废物回收处理量从40万吨增长到500万吨,年产值从30亿元增长到200亿元,增长了近10倍;低碳产业基地从3个发展到16个,绿色技术输出海外,推动了“一带一路”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7月28日,格林美以中国第一家绿色企业成功登陆瑞士证券交易所,将中国绿色产业的版图扩展到欧洲,将投资欧洲动力电池回收,推动欧洲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还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许开华表示,未来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格林美时嘱托的“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让中国绿色技术走向世界,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做出中国企业贡献!
(原标题《格林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开华:助力深圳循环经济与低碳绿色发展》)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