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种未来文化的雏形
王威廉
2022-09-24 09:48

《有数: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 数字原野工作室 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22年3月版

如果要为21世纪以来这二十年的历史发展找到一个关键词,我想“数字化”一定会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在回顾之际,我们清晰地看到:在第一个十年,网络技术从少数科研、军工领域向民间开放,它的现代信息工具的属性备受瞩目,上网被喻为“冲浪”,寓意为时代弄潮儿,引领的是一种社会时尚,因此,网络往往被理解成一个跟现实不同的新空间;而在移动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二个十年,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毛细血管当中,我们在网络中的一切交互痕迹也变成了“大数据”的一部分,进一步催化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有数》是一本深入数字社会、数字文化的调研考察之书。温铁军教授在书的跋中写道:“要尽可能通过直接演调查研究去得出自己结论。唯有如此,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那些垃圾和病毒所蒙蔽,避免被这些所谓信息背后的推手牵着走而不自知。”在《有数》中,能看到我们时代的人生,人们如何利用“数字化”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故事里有成功的精英,更有老甘、张宇等“野生码农”,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名字、普通人的面孔、普通人的生活,让他们突破了符号的遮蔽,我们瞬忽发现,他们的人生就是我们自己的寓言。

书里还看到了我们时代的现实。在前文已经提到,传统现实与数字现实混合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现实,这个新现实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改变了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城市、精英已不再是舞台中心的全部,广大的乡镇边地、普通人也获得了新的照亮:只要他们有个性、有想法、有故事,都可以在这个大现实中展现自己,并有机会来到舞台的中央。正如书中引述建筑师库哈斯的话:“对于乡村,我格外看重数字技术在其中起到的变革性作用。世界的未来在乡村。”

复杂的感触更是源源不绝。我从未想到手机可以如此深入地改变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教育方式,母亲跟手机抢夺着孩子的爱。这个虚拟的端口,抽空了此间的实在之物,让贫乏更显贫乏,但同时又为我们敞开了一个高尚与低俗混杂沸腾的信息海洋。摧毁与建设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而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却无法定义何为摧毁、何为建设,这分明是一种未来文化的雏形。

我意识到,人与数字技术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工具性的,更是生存性的,这才是最根本的改变。数字技术应用于生活中的无数细节,已经让我们忽略了数字技术本身,它已经构成了当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同呼吸一般,时时刻刻,却不用去额外觉察。这也意味着今后这方面的调研将会有更大难度,数字文化不再是容易辨别的“异”,而是水乳交融的“同”。

本书的编写组给自己起名叫“数字原野工作室”,我特别喜欢“数字原野”这个意象。如此诗意,如此准确,比“元宇宙”这个可怕的概念黑洞要好得多。毋庸置疑,还有太多可能性在这片原野上孕育着。书的英文名是Tech for Good,技术让我们更好。技术原本是中性的,有恰当机制的催化与巩固,就会爆发出它作为生产力的能量,大幅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次数字技术革命,是对每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拓宽,就像它的副标题:普通人的数字生活纪实。普通人这点格外重要,因为信息资源在人类过去数千年的文明史当中都属于少数人,那些金字塔尖的统治阶层。但是今天,这种资源向所有人敞开,它让每个人可以建构起以自身为塔尖的信息帝国,而信息意味着智慧,意味着可能,意味着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空间恰恰就是人类那个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精神空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此山”,我们很容易对数字技术引发的种种变迁司空见惯,觉得理所当然,但是,这本书是一束强光,逼着我们的目光聚焦“此山”。它不是让我们沉湎“此山”,而是用无数鲜活的人物与生活让我们跳出“此山”,真真切切认识到数字生活的“真面目”。我希望这束强光是个良好的开端,还会有更多的强光。我们无须讳言,数字生活不全是美好的,我从不否定数字技术也会带来巨大的晦暗,比如公共文化的危机,但是这些相比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自由来说,是值得的。这过去的二十年,还有未来的二十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面临这样的重要时刻,面对这样的历史关口,我们确实要“心中有数”。

(原标题《看到一种未来文化的雏形》)

编辑 采访-黄泽霖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编辑-周梦璇(客户端)
(作者:王威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