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已成为驱动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双引擎

读特记者 李萍
2017-09-13 18:04
摘要

中国互联网新应用和服务的普及速度快,诸多新兴应用在中国的渗透速度都远远超过了美国,比如移动支付规模已达美国的70倍。

9月13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阿里研究院、百度发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共同在京发布了最新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解读中国互联网特色》。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以一系列具有关键里程碑意义的现象,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随着这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驱动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双引擎。

根据报告,2017年4月蚂蚁金服旗下余额宝以1656亿美元的AuM规模超越摩根大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

2017年,百度自动驾驶等三项技术入选MIT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科技;

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实现8万5千亿美元,高达美国同期70倍以上;

2016年,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初创公司正在世界舞台上引领潮流。例如:共享单车概念率先在中国兴起,继而将这股风潮吹到了大洋彼岸,带动了美国初创企业的纷纷效仿。创立两年的ofo跻身CrunchBase独角兽名单,估值逾1亿美元;

2015年中国P2P平台市场规模约为669亿美元,达到美国的四倍;

根据2016年3月财报披露,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以2015年度4900亿美元GMV首度超越沃尔玛,成为世界最大的零售平台;

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渗透率达9.9%,首次超过美国

……

对此,报告指出,中国、美国已成为驱动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双引擎。但从微观层面来说,两者在市场发展阶段、用户特征、竞争格局、企业创新特点等方面迥然各异。马云曾表述说:“如果美国是在车轮上的国家,那么今日的中国是在互联网上、移动端上的国家。”

中国互联网经济呈现三大“中国特色”

报告称,中国互联网经济整体呈现出“大而独特”、“快速发展”、“活跃多变”三大显著“中国特色”。

中国互联网经济“大而独特”。中国7.1亿网民相当于印度和美国的总和,互联网消费过去5年里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未来增长仍有很大潜力;集团互联网互联网程度深,eGDP 高达6.9%,互联网巨头和独角兽在规模和数量上已与美国企业并肩世界前列,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网易5家中国公司跻身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名单。而且CrunchBase的221家全球独角兽中,中国企业数量63家占三成,估值约3300亿美元,占比高达四成。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比重大,据BCG模型估算,这两板块绝对规模和相对占比都超越美国。中国的电子商务占市场总体44%,美国为27%;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板块收入占市场总体12%,美国为6%。

同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增长速度全球第一,而且仍然有较大增长潜力;中国互联网新应用和服务的普及速度快,诸多新兴应用在中国的渗透速度都远远超过了美国,比如移动支付规模已达美国的70倍。

报告还认为,中国互联网经济活跃度高,波动也较大。服务和应用变化节奏快,互联网行业风口现象更明显,高峰期企业数量更多,企业平均寿命更短,相应地,也更加容易造就“一夜成名”。

互联网用户更年轻、草根、移动及“喜新厌旧”

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市场结构与美国相比又差异显著,除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占比明显较高外,互联网用户更年轻、更草根、更移动以及更“喜新厌旧”。

数字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年龄28岁,美国为42岁,相差14岁;高中以下网民占比高达51%,美国仅9%,大专及以上网民占比仅21%,美国则高达64%;从城乡分布来看,中国农村网民占比22%,美国为17%;在接入互联网各终端中,中国均落后于美国,唯移动端渗透率高出美国12%(中国90%,美国78%);此外中国还有近1/4的手机原生网民,美国这一比例仅11.3%。

从更“喜新厌旧”来说,中国网民更愿意接受新的应用,抛弃应用的速度也更快。很多新兴应用在中国的渗透速度都超越了美国,如Uber在美国的用户渗透率于2016年仍未达50%,而滴滴在中国实现这一目标仅花了3年时间。

另外,中国网民PC端和移动端的网购频次更频繁,远高于美国。每周PC端网购1次及以上的占比为64%,美国为34%;移动端网购占比则更高,达70%,美国为43%。

数字内容付费意愿越来越强。数据显示,游戏几乎是中国互联网用户唯一愿意付费的数字内容,这一占比很高,2016年占比76%,但相较2011年的86%,降幅10%。同时,其他数字内容的付费用户比例正在快速提升,尤其是直播&秀场和视频的增长迅速,付费金额占比分别达10%和5%。

呈现从应用驱动型创新迈向技术驱动型创新趋势

“之所以中国互联网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上还能够取得快速发展,是三方面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跳跃成长成为关键。” 报告作者之一、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李舒认为,第一个驱动因素是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红利,包括人口红利、人才红利、资本红利以及基础设施红利;第二是互联网行业自身的高透明度,使得后来者更容易追赶;第三是中国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时部分传统行业成熟度较低,留下大量市场空白,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得以跳跃成长的机会。

关于中国互联网表现出异常活跃多变的原因,BCG联合阿里、百度、滴滴三家互联网企业,通过对40多位互联网专家的问卷调查发现,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相对偏重应用驱动型创新,在围绕技术与应用及商业模式的结合,满足中国特色市场要求方面进行了数量众多的独特创新。与此同时,这也决定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较为独特的行为特征,从而造就了中国互联网活跃多变的特色。

报告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四大关键成功要素是本土化定制、快速响应市场、线上线下结合和构建生态。未来,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也将随着深层次驱动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进。

“新的发展模式会给中国互联网带来新快速发展的机会。在部分领域,前期跳跃成长所带来的优势将有助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下一阶段引领新的发展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举例说,“如中国互联网企业关注线上和线下结合。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将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业务模式创新上的重要方向。”

“从未来趋势上看,中国互联网已经出现了从应用驱动型创新逐步迈向技术驱动型创新的趋势。” 百度总编辑、公共事务部总经理赵承表示,在部分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中国互联网企业与国外领先同行在技术上已经几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又给我们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带来独特的优势。”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