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密码MBTI爆火的密码是什么?
澎湃新闻
2022-09-07 15:49

Business Insider 截图

最近,一个神秘社交密码悄然流行起来,大街小巷,陌生人、朋友一开口聊天就互相打听“你是哪‘四个字母’”。在很多人眼中,这四个字母不仅能对应穿衣风格、社交方式、人生轨迹,还能将人分入不同阵营。这不是什么神秘组织的接头暗号,而是人格测试MBTI又翻红了:ENTJ、ENTP、INTJ、ISTJ等字母组合妥妥为新时代个人名片式标签。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对母女伊莎贝尔(Isabel Briggs Myers)和凯瑟琳(Katharine Cook Briggs)基于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构建了一套自我报告式、迫选式人格测试,这就是著名的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类型量表。荣格提出两种心态,即内向(I)与外向(E),以及四种心理功能,即实感(S)、直觉(N)、思考(T)、情感(F)。心态与心理功能一经组合就形成八种心理类型。MBTI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判断(J)、感知(P),将人格划分成了16种类型。虽然MBTI人格测验在职业发展上应用广泛,但它的信效度一直饱受争议。有研究者认为按照传统的心理测量标准,MBTI无法测得其声称的内容,也不能在测试环境中得出一致的反应,它的信效度较低,预测能力堪忧。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上世纪的人格测验屡屡翻红,在78年后还屡次出圈、深受喜爱?除了名人效应、商家的推波助澜,MBTI爆红的背后也与社会心理息息相关。

追求清晰的自我概念

从近几年流行的各种性格测试众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强烈探索自我的需要,想要清晰认知自己。相对于自我概念清晰者,自我概念不那么清晰性的人更容易受情境影响,表现出社交焦虑。而MBTI恰恰成为很多人定义自我的坐标,帮助人们更好认识和了解自己,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

追求认知协调

当人们发现有令自己失望的行为时,通常会出现“认知失调”,即当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不一致时体验到的不愉快。不悦感受促使人们努力减少失调,达到协调状态。举个例子,你打算十点半睡觉,但因和朋友聊天,没有完成健康作息的计划。这时你的行为和态度就出现了不一致,也就是认知失调,这种不一致让你非常难受,希望改变态度或者改变行为使二者达到统一。而这时MBTI提供的信息就能起到改变态度的作用,它除了把人格分为16种类型,还会给出相应的行为倾向预测。例如,你通过MBTI发现——“INFT最擅长制定计划和推翻计划”,于是感叹“原来我们INFT就是这样的人”。此刻你的态度已经发生改变,和行为保持了一致,不愉快的感觉也就此消失。

减少认知资源消耗,节约社交成本

在了解他人并与其成为朋友的过程中,每一次谈话与分享都会消耗我们宝贵的认知资源。认知资源指我们大脑在处理事情时所消耗的资源,它是有限的。要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数次交谈才能意识到彼此不适合做朋友,将消耗大量认知资源,因此,这显然很不划算。为节约社交成本,MBTI便成为认识一个人的新方式。通过几个字母便可迅速知道他人大概的性格特征,并进行筛选和匹配,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这一过程花费极少认知资源,性价比极高。同时还可以让他人快速认识自己,“自动劝退”一部分人,实现高效社交。

加入群体,增强认同感

大家孜孜不倦地做MBTI测试是为了在日后聊天时可以顺利与人对上“字母暗号”,加入某群体并从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认同感,并产生对群体内成员的偏爱和对群体外成员的偏见。因此我们渴望加入群体,成为被群体内成员偏爱和认同的一份子,拥有归属感。根据四个维度、八个字母的组合,MBTI划分出16个群体,使我们能与相似者加入同一群体。而对于听不懂MBTI密码者来说,会产生被排除在群体外的感觉,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会在午夜急切做完一百多道题,努力加入相应群体。

该如何看待MBTI?

尽管MBTI信效度有限,但作为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的工具,依然具有积极意义。人们通过MBTI获得更多关于自我的认识,加深对自我的探索,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此外,MBTI也为很多人打开了一扇窗,人们开始了解更多心理学的知识,探索更多心理学工具。

不过,在关注MBTI的同时需要尤为注意,不要陷入自我标签和对他人的刻板印象。MBTI的四个字母并不能完全、精准定义一个人。“我是怎样的人”需要人们一生不断探索、发现。此外,很多科学的人格测验需要心理学专业人士指导和解读,测试结果应该成为自我认知和发展的参考,而不是对自我的定义。每一个人都应积极走在自我探索和成长的道路上,从多角度认识自我,而不能受困于一两个标签。

参考文献

Billig, M., & Tajfel, H. (1973).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imilarity in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1), 27-52.

Haslam, S. A. (2018). The self-made women who created the Myers-Briggs. Nature, 561(7722), 176-177.

Turner, J. C., & Oakes, P. J. (1986).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concept for social psyc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individualism, 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influen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3), 237-252.

(原标题《社交密码MBTI爆火的背后》)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