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吴岩携作品《中国轨道号》在深开讲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文/图
2022-08-29 22:00
摘要

8月27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带其科幻作品《中国轨道号》,以“我们的过去通向星辰大海”为题,与众多家长、小读者分享交流。

8月27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在前檐书店带来其科幻作品《中国轨道号》,以“我们的过去通向星辰大海”为题,与众多家长、小读者分享交流。《中国轨道号》从出版至今,已经获得包括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内的22个奖项,并且被认为给儿童科幻小说设立了新的标杆。

吴岩,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FRA)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获得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轨道号》作者。

《中国轨道号》是一部混合了自传和科幻的作品,是吴岩的一次新的创作实验。大多数科幻小说的时代背景、价值体系甚至角色设定都是作者重新构建的,读者只能凭借想象去适应书中的世界。《中国轨道号》却另辟蹊径,它建立在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回忆之上。

因此,在与小读者的沟通过程中,吴岩并没有直接对书中的内容展开叙述,而通过对“想象力从何而来”的提问开始,从上世纪70年代的生活场景、科幻作品、作家叶永烈的故事,以及他个人的成长与创作的历程,层层展开,逐步引领小读者认识到认识观察“过去”对未来的的重要性:“那里的一切决定了你生活的今天,明天和后天!”。

吴岩老师说“科幻小说是教你提问的”,而你需要亲自去探寻答案。

“锁龙井是真的吗?”“王选真的有这个人吗?”“小岩住的院子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吗?”“为什么爸爸在开头出现,但是结尾又只有小岩和妈妈呢?”……随着阅读的展开,小读者们发现作品里充满了各种的谜团,还有很多作者设置的“彩蛋”,就等待着慧眼者破解,这也是阅读科幻作品迷人的地方。

吴岩认为“科幻作品探索星辰大海和新的自我,能启发未来智慧”,他鼓励现场的小读者多读多看科幻,才能更加理解我们的时代!

(原标题《为未来种下想象力的种子,科幻作家吴岩开讲“我们的过去通向星辰与大海”》)

见习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李怡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