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林:深圳援疆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读特记者 徐兴东 李舒瑜 任琦 石义胜/文 齐洁爽/图
2017-09-10 09:12
收录于专题:大局
摘要

深圳把新疆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喀什当深圳来建设,切实按照深圳标准、深圳质量全面推进援疆工作。

 深圳城是喀什的地标式建筑,已吸引一批大型金融机构、跨境电商和国内创投企业落户发展。

东有深圳,西有喀什。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按照深圳标准、深圳质量,深圳倾力支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累计投入援疆财政资金59.05亿元,在产业援疆、民生援疆、人才援疆、社会援疆等方面走出了体现深圳特色、富有成效的援疆模式。“一园一城一校一区一中心”作为援疆精品项目 ,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深圳援疆的“五朵金花”。

喀什这座古丝绸之路的商贸重镇,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圳等省市的对口援助,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援疆办主任、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春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深圳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全面打造对口援疆工作的“深圳品牌”。“通过深圳援疆,我们感受到了党中央作出的对口援疆战略无比英明,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深圳援疆给喀什带来巨大变化

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对口援疆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包括深圳在内的全国19个省市肩负对口援疆的重大使命,给新疆、给喀什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春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各援疆省市密切配合,五年来共组织实施援疆项目6990个、投入援疆资金698.9亿元。一批惠民生、强基础、促就业的援疆项目落地生根,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作为19个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县,与新疆共同建设喀什经济开发区。深圳累计投入财政援疆资金59.05亿元,组织实施和带动各类援疆项目222个,促进喀什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深圳把新疆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喀什当深圳来建设,切实按照深圳标准、深圳质量全面推进援疆工作。

深圳着力推进民生援疆,全力支持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县脱贫攻坚,援助建设富民安居房等改善居住条件,开展“春蕾行动”、“春暖行动”提升当地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着力推进产业援疆带动就业,喀什深圳产业园、喀什深圳城、喀什综合保税区等已经开始发挥产业集聚和引领作用,不仅解决了万余名群众就业,更为喀什地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着力推进社会援疆,广泛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着力推进人才援疆,全面加强人才培养,为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县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着力推进旅游援疆,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旅游合作;着力提升维稳能力,巩固喀什市11个乡镇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在塔什库尔干县13个乡镇的主要路口、卡口布设“天眼”视频监控系统。

“十三五”期间,深圳援疆资金充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做好服务,为援建项目在喀什地区落地、建设并尽快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持。希望深圳市与喀什地区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大力度推动贫困群众就业;进一步推动产业援疆,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进一步加强智力援疆,优化教学师资力量,提高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过去五年是南疆发展最快的时期



▲深圳首次以“组团”方式援建喀什地区妇幼保健院。

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在广东,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在新疆,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北疆与南疆发展也不平衡。目前两地都在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能否分享新疆的经验?

张春林: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疆努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势头强劲,乌昌经济区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天山南坡产业带稳步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南疆四地州贫困地区和沿边高寒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各部委及援疆省市的支持下,南疆四地州(喀什、和田、克州和阿克苏)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过去五年是南疆经济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南疆四地州充分利用中央和自治区的特殊支持政策,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林果业、棉花产业快速发展,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和田石榴、若羌大枣、莎车巴旦木驰名海内外。南疆的地毯、艾德莱斯绸等特色手工业以及维吾尔医药特色产业得到扶持,纺织服装产业也迅速发展。南疆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或建成投产,有力支撑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南疆城乡面貌也明显改观,阿克苏市、喀什市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南疆四地州还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城镇和农村综合整治工程,设施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南疆四地州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总支出7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设施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选派机关干部支教、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等特殊措施,南疆四地州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加快推进,率先基本实现15年免费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免费体检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99.7%。地、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十大专项行动”、区内协作扶贫等精准扶贫工程,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36.88万。加快推进多元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68元,较2012年增加3066元、年均增长13.1%。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由42.0%下降到40.8%。

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新成就?

张春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认真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打好“组合拳”,加快促进新疆更好更快发展。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对口支援省市密切配合。

过去五年是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区年生产总值由7505亿元增加到9617亿元,年均增长8.3%。过去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万亿元,比之前5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区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初步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新疆发挥好边贸优势,扎实推进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乌鲁木齐集装箱中心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陆续建成,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形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区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限制开发和生态修复的综合措施,新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启动实施了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由4.24%提高到4.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全面实施惠民工程,自治区财政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70%以上。1300多万农牧民告别危旧房和棚户区,搬进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定居兴牧房等,农村电网、自来水、天然气等重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基本实现农村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应入尽入,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推进脱贫攻坚,128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徐兴东 李舒瑜 任琦 石义胜/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