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迎“八一”活动,参与活动的主角是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拿到军校录取通知的学子,宝安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王危上校以自己参军31年的经历对他们进行指导与鼓励,并带他们到打靶训练场观战,帮学子们找部队的感觉。
做一个想当将军的士兵
记者从宝安区人武部获悉,今年宝安区填报军校的高考学子达到315名,去年才60多名报考军校,人数激增的背后有征兵工作深入开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国防事业更加热爱。经过选录,宝安区此次共有6名高考学子被军校录取。为了帮学子们在进军校前提前“找感觉”,宝安区人武部特别策划了此次活动,有4位学子及家长参加。
王危对学子及家庭表示祝贺,勉励学子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在部队大熔炉中全面锻炼、拼搏奋斗,不断成长进步,完成从男孩到男人、军人、军官的蜕变,做一个想当将军的士兵。
同班同学相约考上军校
刘景浩从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考到了武警警官学院。他说:“我的父亲是一名参军12年的退伍老兵,我母亲也曾在广州军医大学就读,从军的梦想从小便深深扎根于我的内心。儿时每天早晨起床上学,都能看到士兵叔叔们训练,他们刻苦、坚毅、为国为民的精神以及挺拔的身姿深深打动着我,使我为之心驰神往。”
张乐也毕业于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考上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他说:“从小到大跟着父亲一起看过很多抗战抗日的影视剧,初高中的军训体验让我更加敬佩军人。我的同班同学刘景浩和我志同道合,我们都被军校录取了。我现在每天都勤加锻炼,还买了一本《情报分析与研究入门》提前自学。”
家住宝安区松岗街道的郭成杰毕业于深圳市高级中学,考入了武警警官学院。他说:“腹有诗书、胸有热血,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为军为国奉献进步的理想主义实现路径。我愿意成为祖国建设的一块坚砖,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把担当扛起。”
报考军校,父子意见高度一致
家长代表曹向华来自湖南,1996年到广东打工,自言搭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的班车,创办了深圳华邦瀛科技有限公司,是宝安区知名拥军企业。他说:“我对拥军事业有强烈的信念,因为我深知祖国的强大,国防军队科技的强大,才有我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曹向华的儿子曹嘉骏毕业于深圳市富源中学,在报考军校上,父子俩意见高度一致,他被郑州信息工程大学录取。他说:“自小我便深深地崇拜着身着一身戎装、保家卫国的军人们。在年轻的季节里,我甘愿吃苦受累,唯愿通过自身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原标题《腹有诗书 胸有热血 军校准新生聚谈从军理想报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