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摸排前移、宣传引导前移、多元调解前移(简称“三前移”)对于社会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解决起着重要作用。7月17日下午,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街道召开社会矛盾纠纷“三前移”创新项目研讨会。盐田区司法局副局长解秋艳出席会议,盐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徐富俊参加,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街道综治办、各社区工作站、盐田区人民调解协会相关工作人员25人参加会议。
会上,徐富俊介绍,盐田街道地处盐田港后方路域,人口情况复杂、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城中村改造较多,促使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呈现“点多、面广、线长、量大、种类复杂、化解难度高”。为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健全完善人民调解机制,盐田街道积极推进社会矛盾纠纷“三前移”创新项目的实施,整合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实现把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盐田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吴宗海对项目的半年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他表示,社会矛盾纠纷“三前移”创新项目以排查、介入、化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为目标,联动社区工作站、警务室、平安易站、民意表达室等多方部门,在化解邻里、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类型纠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进一步推进创新项目的实施,增强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期间,市、区两级的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对“三前移”创新项目发表建议和意见。盐田区人大代表丁鸿哲首先提出“盐田模式”观点,认为以法治建设为支撑,通过宣讲、宣传、引导等方式充分发挥法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整合人民调解协会、拖车协会、平江商会、物流协会、港运工联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格局。
盐田区政协委员从辖区居民的角度建议通过宣讲、活动等方式加大创新项目的推广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度,同时提高排查员的公信力,深入小区,利用小区物业管理处的优势,主动开展信息摸排,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另外,鉴于涉及小区房屋漏水的邻里纠纷多发情况,还为项目组提供房屋漏水检测的免费服务资源。
深圳市人大代表吴滨则表示,“三前移”创新项目是社会多元化、人民群众诉求多元化、矛盾多元化共同的结果,成为法治化建设中必然性的社会治理改革工作。他建议项目要分类管理,寻找法律的支撑,建立多层次的人民调解体系,使得法律资源化为最大的效益;街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根植于群众、发现问题最及时、履职为民有担当的优势,为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献言献策,不断助推基层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
盐田区司法局副局长解秋艳对该项目自运作以来获得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她表示,正因为排查员的主动作为,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实现矛盾纠纷的上交率有所降低,具有较强的复制性和推广性,成为盐田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盐田模式”。
会议当天,深圳市兄弟联物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及货柜车司机向项目组赠送了2面锦旗。锦旗上写着“排忧解难好手 止讼息争尖兵”“融纷见项目真谛 笙善显前移本源”。据悉,项目组特邀排查员在6月份为该公司及其员工调解了一起长达三个月的劳动争议纠纷,减少了公司损失,帮助困难司机渡过了难关。
盐田街道方面介绍,该街道社会矛盾纠纷“三前移”项目自运作以来,排查员以“群众纠纷无小事”为行动指南,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深入小区、市场、工地、学校等单位排查多达1448人次,排查出108个社会矛盾纠纷,成功化解91宗矛盾纠纷,其中包括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合同纠纷等。同比2019年上半年,街道人民调解2020年上半年的各类民事纠纷上交率下降了51.6%,为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有效止讼息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人民调解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盐田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不断丰富、完善、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现实管用举措,推动落实社会矛盾纠纷“三前移”创新项目,促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盐田落地开花结果,以高质量社会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梁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