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意外伤”怎么防?各界大神都来出招啦!
读特记者 罗丹
2020-07-16 20:18

经历最长寒假、最短学期后,熊娃的暑假又开始了!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问题已经成为0至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正值暑期,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时期,溺水、跌落、中毒、烧烫伤、道路交通伤害等是较为常见的伤害类型。

7月16日晚7时30分,第五期深圳市学生营养健康科普堂请来了几位熊娃的“保护神”——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宋萍、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儿童伤害预防项目负责人雷林、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交警熊崇君,为家长和孩子奉上一堂又有理论又有实操的直播课堂,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意外伤害是儿童头号杀手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协会理事长熊静帆指出,伤害是我国儿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已经成为0-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其引起的儿童病死率已超过最致命的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病死率的总和,占儿童总病死率的26%以上。据调查发现,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有61.2%是发生在家中,其中跌倒/坠落占25%,烧伤/电伤占16.7%,锐器伤占9.1%,溺水占5%,中毒占2.6%。正值暑期,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时期。溺水、跌落、中毒、烧烫伤、道路交通伤害等是较为常见的伤害类型。

溺水都是静悄悄

游泳是孩子们的暑期必玩项目,但每年六七八月是深圳的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深圳市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6月1日至7月29日,深圳120一共接报36宗溺水警情,相当于平均1.6天就有一起溺水警情。该数据中还不包括自行入院就诊的。从溺水警情的接报区域分布上来看,溺水事件发生最多的地点为深圳东西部海滨区域,其次为市区河道和小区泳池。

“不会游泳的孩子会溺水,会游泳的孩子应该高枕无忧吧!”有些家长认为。其实不然。

雷林长期负责儿童伤害预防项目,对于溺水,他指出了很多误区。一般人可能会疑惑,溺水者难道不应该是在水中拍打水花并且大声疾呼吗?“那你可能是被影视剧中的溺水情节误导了。”他解释说,人在没有呼吸的状态下是无法说话的,更何况呼救。很多溺水都是在静默状态下发生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更加无法发出求救信号。当一向活泼开朗的孩子在水里忽然安静下来的时候,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在科普堂上,雷林将传授预防孩子溺水,并学会分辨溺水呼救等知识。

家也不是绝对安全之地

“我们哪都不去,就在家里,总是安全的吧!”一些家长问。

宋萍回答:“那可未必!”宋萍是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从事儿科18年。她介绍,不少意外伤害就发生在家里。2018年8月,一位来深圳的留守儿童在家中喝下了农药百枯草,被紧急送入了PICU,九死一生。在家中从饭桌跌落、误将药丸当糖丸的孩子每年也不少。“有的伤害甚至是因为父母的无知而造成的。曾经有父母为烫伤的孩子抹酱油,给孩子造成无法挽救的二次伤害。”宋萍说。

如何让家成为真正的安全港湾呢?宋萍将在直播课堂中送出居家安全锦囊妙计,教授避免跌落伤害的妙招。

全世界每年超26万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伤害

此次科普堂还请来了深圳最正能量的网红——熊警官。熊警官是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交警,他经常出现在深圳交警的抖音视频中,执法风格风趣幽默。这一次,熊警官不皮了,变身“熊教官”,要结合道路伤害等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家长的道路安全意识。

“孩子坐在汽车内也会出意外!”熊警官说。而造成意外的最大凶手或是没有使用安全座椅。深圳市安全座椅拥有率从27.8%提高到72.6%,使用率从34.0%提高到47.6%。“事实上,配备合适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带可以大大降低儿童道路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保障孩子的乘车安全。”

熊警官提醒,全世界每年超过26万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因道路交通事故遭受非致死性伤害的儿童人数达1000万以上。所以,他将从自身隐患和外部危险两个部分讲解预防知识。

听完课拿起笔画下体会

据了解,为了方便更多家长和学生收看,本课堂提供无限次回放。听完课,孩子们还可以拿起画笔手绘一幅“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主题的手抄报、海报或小漫画。作品可于8月7日17:00前提交至“深圳慢病防治”微信公众号平台。认真参与作品创作的同学可获得小礼品一份,入选的优秀作品将会在公众号平台展示。

(晶报供稿)

编辑 曹阳

(作者:读特记者 罗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