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中提琴演奏家姜思宇:先感动自己再感动观众
刘深
2022-06-07 14:19

姜思宇和妈妈。 姜思宇供图

深圳成长的一批青年音乐家正活跃在世界古典音乐界,中提琴演奏家姜思宇便是其中一位。如今他边演奏、边深造,在攻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中提琴表演博士专业,同时兼任美国卡梅尔交响乐团中提琴演奏家。

姜思宇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师从前天津交响乐团首席兼指挥吴经齐先生。回忆起学琴,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妈妈拿来一张交响乐团的图片,让小思宇从中挑选一个乐器,姜思宇选了最外面的小提琴。

2008年,姜思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专业老师让他改学中提琴。开始姜思宇并不理解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区别,甚至很抵触,好像学不好小提琴被淘汰一样。

2009年,姜思宇转回深圳,到深圳艺术学校继续学习。从2011年到2014年,他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刘念教授。姜思宇回忆说:“刘念教授对我的影响很大,从做人到拉琴,老师都教了很多。在他那里,我学到了艺术的纯洁以及很多拉琴的基础知识,是他让我爱上中提琴,慢慢感觉到了她的美,也就越拉越好。刘念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

回忆琴童时代,姜思宇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尤其是妈妈,一直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眼中最智慧的人。小时候学琴很淘气,妈妈打断过两根鼓棒。青春期叛逆,是妈妈一点一滴耐心沟通和引导,让姜思宇慢慢懂得努力和奋斗。第一次出国,妈妈抱着他哭;远在异乡,他最挂念的也是妈妈。

从2014年开始,姜思宇在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而且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GIA基金会赞助的全额奖学金。姜思宇还得到了许多中提琴大师的指点与合作。在读书期间,姜思宇的演出遍布世界各地——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杭州大剧院、深圳音乐厅、深圳保利剧院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姜思宇说:“我最喜欢三个作曲家——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这三位竟然都是德国人。巴赫在巴洛克时代、贝多芬在古典时代、勃拉姆斯在浪漫时代。”

美国的交响乐团非常注重乐队片段,要求演奏精准,而且具有音乐性,又不能过于张扬。为了考乐团,姜思宇拉很多乐队片段。姜思宇还有自己的四重奏组合,2022年,他们刚刚参加了Gershwin室内乐弦乐比赛,准备6月份去纽约角逐半决赛。

这样的生活让姜思宇的音乐日历很分裂:早上练乐队片段,全神贯注、力求精准无误。下午练音乐会曲目就舒服多了,能让他找到个性的存在。

关于个人音乐会的风格,姜思宇说:“可能和我的老师有关,我在音乐会上的个人演奏动作很多。可能会被认为有些张扬。我第一次听Jan Grüning教授的个人音乐会时,我被他的生动表现力所折服。让我明白,所谓艺术表达,都是通过艺术家自我表达的独特性来实现的,艺术的本质就是诠释自我。所谓自我,就是个人对作品最原始的感受,这个认知是第一感觉。艺术家的能力就是传达出他的个人感受。除了引领我自己思考和分析音乐,我从教授那里学到了最有价值的东西——艺术必须是个人风格的独特表达。”

谈到自己的演奏,姜思宇说:“如果只擅长拉一种音乐风格,那他不是一个好的演奏家。我追求的是极端的音乐调性——阴郁要极度阴郁、激情要极度激情、快乐要极度快乐。音乐是不用语言的演讲,是旋律的存在;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要做到这一点,一定是对所有风格的极度夸张的表现力。”

最近10年,中提琴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尊崇,在世界各大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中,也有很多中国人的身影。2018年,最高规格的中提琴赛事——德国慕尼黑ARD中提琴比赛,前三名有两位是中国人。为此,姜思宇觉得,通过自己默默的努力,让世界认识自己的日子不会遥远。他说:“让我的梦想多飞一会儿。”

(原标题《从深圳出发走向世界乐坛  姜思宇:先感动自己再感动观众》)

见习编辑 饶欢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郑蔚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