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成长与深圳相互见证” 女儿拍摄对比照片展现深圳家庭幸福传承

读特记者 袁晔
2020-07-14 18:06
摘要

我的青春成长与深圳相互见证。

" 30 多年前,妈妈抱着 8 个月大的我来到深圳,与国贸大厦合影,30 多年后,我和孩子又在同一地方拍摄了照片。"翻看 30 余年前的老照片,常萍的心中满是感慨。时光飞逝,她的家庭与特区一起成长,在深圳谱写属于自己的家庭故事。

▲常萍的母亲和她在国贸大厦前留影。

▲常萍和孩子在国贸大厦前留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两万基建工程兵挥师南下深圳,建设经济特区。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拓荒牛"们的辛勤建设与艰苦拼搏。

常萍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1988 年,为了和丈夫团聚,常萍的母亲带着八个月大的她从老家移居深圳经济特区。在创造出"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前,常萍的母亲花了十块钱让路边的摊贩拍下了这张照片,将初来深圳的她们定格在相纸上。

那一年,被誉为深圳电影市场"晴雨表"的南国影院刚刚建成,常萍一家人就住在附近。幼年时,母亲常带着常萍到那里玩耍。南国影城前的小广场上有很多港商往来,他们的孩子身上总有些时髦的玩意儿。常萍的妈妈见了,总会上前询问东西是从哪里买来的,再给她也捎上一个。"有时是漂亮的头花,有时是精美的书籍。"妈妈无声而温润的爱意,从送给孩子的精美的礼物里就能看到。

常萍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初来广东时难以适应这里的语言环境。与父母不同,从小在深圳长大的常萍同人交流时能操一口流利的粤语,这点让家人很欣慰。上大学的时候,常萍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乘车从珠海跑回深圳。回忆当时的自己,她笑着说:"我是个离不开家的孩子,在外地时一方面思念父母,一方面思念深圳。来回奔波不觉劳累,一路上只怀有甜蜜的期待。"

毕业工作后,常萍与来深圳发展打拼的丈夫组建家庭,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生下女儿以后,看着皱皱巴巴还没长开的婴孩,她向母亲说:"这样一个小宝宝,我要熬到什么时候呢?"而母亲只是回答她:"孩子很快就会长大。"

真正理解母亲这句话是在路过国贸大厦的时候,常萍的丈夫为她拍下自己抱着女儿的合影。对比 30 年前母亲请人拍下的老照片,常萍感慨时光飞逝,母亲带她来到深圳的时候,自己也正是女儿这般年纪,"如今昔日的小女孩已为人母,而特区的发展更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两张新老照片,常萍动情地表示:"岁月如歌,父母的辛勤奋斗、我们的青春成长都与深圳相互见证。未来,愿鹏城继续腾飞!"

2020 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40 年风云巨变,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在斗转星移间拔地而起,而深圳也创下了无数为人赞叹的"深圳奇迹"。日前,市妇联携手深圳晚报推出" i 的时光——‘最美家庭’影像家谱"征集活动,向全城家庭征集属于深圳人的家庭故事和影像家谱。目前,社会各界持续积极响应,而征集也仍在进行中。

附:" i 的时光——‘最美家庭’影像家谱"征集

○征集对象:全市家庭

○征集内容:

1. 深圳家庭所拍摄的具有代表意义或展现温情时刻的新旧对比照片。

2. 照片须是家庭照片。

3. 新照片需在旧照片相同拍摄地摄影(建议以深圳地标建筑为背景),要能展现岁月变迁的对比效果。

4. 请附上简短的照片说明。

○征集方式:有意参选者可将电子版照片发送至指定邮箱。

○征集邮箱:szjiating2020@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最美家庭"影像家谱全城征集)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

(作者:读特记者 袁晔)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