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体育人 | 李志龙:扎根北师大附中的全国冠军

读特记者 高志明/文、图
2020-07-14 13:32
摘要

学成之后,怀着对母校的无限感恩和对篮球的满腔热血,李志龙重新回到培育他的母校北师大附中,主抓青少年男篮训练,使得北师大附中成为整个深圳市知名的篮球传统学校。

当球员时,他是全国青年联赛冠军;当教练时,他率领的北师大附中多年稳居深圳市冠军、广东省前两名。他就是北师大附中篮球教练李志龙,这位前广东宏远青年队球员,用自己的行动帮北师大附中这座篮球名校擦亮了名片。

这个大个子不一般

李志龙有着两米的身高,走到哪里都鹤立鸡群。但李志龙并不是高不可攀,他虽然性格内向,但谈起钟爱的篮球事业,他也会滔滔不绝。

1990年出生的李志龙曾经是广东宏远青年队的一员,随宏远青年队拿过多次全国青年联赛冠军。谈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那段经历,李志龙有点不甘心,按照身体条件,他完全有可能发展得更好,但职业体育的残酷性就在于,并不是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退役后,李志龙选择进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学成之后,怀着对母校的无限感恩和对篮球的满腔热血,李志龙重新回到培育他的母校北师大附中,主抓青少年男篮训练,使得北师大附中成为整个深圳市知名的篮球传统学校。

在他的努力下,北师大附中近五年四夺深圳市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并在2018年由教育部举办的Jr.NBA全国校园篮球赛上,李志龙率领的北师大附中一路过关斩将勇夺广东省冠军、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主教练李志龙也获得了率领中国初中生代表队前往美国,和世界上16个国家的中学生进行比赛的机会。这次出国游学的机会,让李志龙看清了中国中学生与世界中学生的差距。

训练狂人

自从成为北师大附中篮球教练之后,李志龙变身“训练狂人”,多年如一日,他每天的活动轨迹是家、学校、篮球馆。

疫情期间,他带的北师大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一共60多人,一周的训练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周末也在上午安排了训练。打过专业队的李志龙深知好的苗子成长不易,现在孩子们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滴汗水,都是未来的基石。

在李志龙看来,如今的孩子基本功不够扎实,就得在训练上加强度。“练专业的孩子每天得投满500个球,我们的学生不要求那么多,但每天得投满200个球,让他们形成肌肉记忆。”李志龙说,“如果这点量都得不到保障,孩子们出去就没法和别的球队较量了。”正是训练扎实,基本功抓得好,李志龙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成为其他高中队疯抢的对象。

平常,李志龙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时间,这让不了解他的朋友,总觉得他不够合群。他不喝酒,不玩游戏,只喜欢钻研篮球,每天孩子们下课了,他就自己给自己加点量,“每天投500个球,水平保持得还不错。”

李志龙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梦想在北师大附中建立起一支能参加全国高中联赛的高水平队伍,“要培养一个好苗子非常不容易,竞争非常激烈,需要南山区和深圳市给予大力支持!”

篮球重新成为北师大附中名片

北师大附中是深圳乃至全国都有名的篮球名校,也是国内最先提出体教结合理念的学校,2002年至今为国内各高校、俱乐部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目前,北师大附中成为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篮球人才培训中心深圳南山培训基地、中国篮球协会青少年篮球培训中心和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

李志龙在北师大附中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目前,北师大附中学校篮球馆得到了翻新,新换了木地板,新装了多部空调机,还拥有两部投篮机。据悉,一部美国进口的投篮机得十万元,而北师大附中拥有两部投篮机,这在整个深圳市篮球传统学校里都名列前茅。

目前,李志龙所在的北师大附中成为南山区学校篮球的训练基地,他的学生经常要代表南山区、深圳市出外打比赛。在李志龙看来,他首先要教导的是让孩子做人,其次是打球,以球育人,让孩子们要学会付出努力去赢得荣誉;也要让孩子们学会承认不足,为对手鼓掌和喝彩,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骄傲。

李志龙表示,跟着他练篮球的孩子,不仅篮球打得好,文化学习一样不落下 ,他的目标是培养既能打球又能学习的复合型人才,“青少年要学篮球,就来北师大附中!”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高志明/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