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更美 村民收入提高,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精准帮扶陆丰市石艮村成效显著

读特记者 上官文复 通讯员 周洪国 汪林丰 文/图
2020-07-14 11:22
摘要

石艮村的华丽蜕变,离不开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近几年来的精准帮扶。

走进石艮村,宽敞舒展的村道、古榕环绕的广场、整齐靓丽的屋舍、生机勃勃的养殖基地......青山绿水,处处生机盎然,人们意气风发,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美景展现在眼前。可是,几年前石艮村还是省定贫困村。石艮村的华丽蜕变,离不开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近几年来的精准帮扶。

石艮村在陆丰市西北部的西南镇,是典型的山区乡村,由石艮、石下、仔头、新乡、安楼、坪田、角仔7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825户4825人,其中有精准识别贫困户119户415人。石艮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较为闭塞,土地资源缺乏,结对帮扶前全村农户仅靠种养和山林经济,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到外地经商谋生。发展滞后,村里没有集体产业,集体收入仅靠上级财政拨付维持,村容村貌破败不堪,道路泥泞,污水横流,不少村民生活贫困,收入微薄,入不敷出,清贫的生活中透出诸多无奈。

在前期对口帮扶的基础上,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制定了《深圳市人民检察院2018-2020对口帮扶三年规划》,紧扣脱贫攻坚重点,加大对石艮村的帮扶工作力度。对口帮扶石艮村四年来,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调查,精准识别,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实施精准帮扶;帮助村民依托自然条件,发展种养殖产业,动员闲散劳力外出务工,拓宽就业渠道;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疏通造血功能,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提升贫困户和村集体收益;严格落实"八有"指标,提升扶贫成效,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石艮村全村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六通八有",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抽调精兵强将,驻村扶贫攻坚

新一轮脱贫攻坚任务开展以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口帮扶工作,成立对口帮扶领导小组,专人专职专责,抽调精兵强将开展驻村工作。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雁林多次带队到石艮村调研扶贫攻坚工作,现场解决扶贫攻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出"大手牵小手,攻坚奔小康"的目标和扶贫攻坚行动规划。要求驻村工作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攻坚克难,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成硬仗来打,确保完成深圳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对口扶贫任务。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修建宽敞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整齐漂亮的村民文化广场,设施齐全的石艮小学,改造大塘景观,美化人居环境,为石艮村扶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年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罗洁就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进行了现场办公,鼓舞干劲,落实责任,明确目标,要求驻村工作队严格按《深圳市人民检察院2018-2020对口帮扶三年规划》逐一抓好落实,紧盯"八有"指标,高标准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的目标任务,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圆满完成。

狠抓组织建设,党建引领作用提升

扶贫攻坚,党建先行,打造一支过硬实干的干部队伍。石艮村有两委干部8人、党员49人,文化程度不高、工作经验不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太明显,造成在脱贫攻坚上思路不清,方法不活,各项建设标准有待提升。针对石艮村党支部的特点和问题,驻村工作队从基本制度、基本要求、基本知识和基本政策上找突破、补差距:抓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基层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掌握政策精神的能力;抓制度规范,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升村两委按章办事的能力;抓主题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和谐干群关系,将党的基层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驻村工作队队长郑洪泉大年初二即放弃休假,连夜驱车从河南老家赶回深圳。大年初三,满身风尘和疲惫的郑洪泉出现在石艮村,与"两委"干部研究确定防控预案,紧急动员部署,强化应对能力。成立党员防控岗,二十四小时排岗值班,做到党旗在防控岗位高高飘扬。深检人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一道,为石艮村筑起一道牢固的疫情阻击"防护墙"。截至目前,石艮村未发现疫情,无疑似症状人员。

对口帮扶之前,石艮村委会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无法保障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需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筹集资金90多万元,建设了宽敞明亮的石艮村党群服务中心和党群广场。

2019年12月12日,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政治部主任罗洁带队,向当地学校赠送书籍。

从严落实"八有"标准,精准帮扶贫困户

对标"八有",强化标准,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落到实处。2016年驻村工作队从严落实双精准的要求,对贫困户逐一核查,逐项对照,严格依据规定要求精准识别,确保贫困户的人数范围,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2017年8月对经过一年帮扶的贫困户进行验收,41户贫困户通过自身发展和精准帮扶达到脱贫标准,并进行首批脱贫,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头作用。2018年12月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驻村工作队队长郑洪泉,不论白天黑夜、田间地头,对124户425贫困户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心中有数找准短板,有的放矢。

根据石艮村贫困户情况和实际需求,扎实推动帮扶政策落实,特别在贫困户重点关注的民生保障问题上发力。驻村工作队协调各方资金对没有住房的16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协调陆丰广电局安装有线电视网络,关闭非法电视信号,贫困户家庭全部收看到有线电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户就业安置。有效推进核实发放贫困户子女教育补贴,2019年全村申领教育补助36万余元,102名适龄学生无一辍学。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凡是涉及到贫困户"八有"指标和切身利益的指标逐一核查落实,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户、保障到人。

坚实打造产业升级,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产业升级,疏导造血,不断强化"一村多品,多点开花"的良性保障机制。打造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发挥扶贫攻坚的长效机制,使贫困户尽早尽快获得最大化的收益,确保长期稳定有效脱贫。深圳市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寻找适合石艮发展的产业项目,按照"统筹资金、投资实体、企业运营、三方监管、收益返户"的思路,以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为主要任务,拓宽经济增收渠道。

2019年指导成立专业种养合作社,统筹利用广东省扶贫开发资金753万元,投入标准厂房和种殖养殖场,发展鹰嘴桃种殖、黑山羊养殖、太阳能光伏发电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一村多品、多点开花"。全村每年集体收益增加39.4万元,每个贫困人口增收1000多元。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种养产业,2019年落实项目191个,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长短结合的产业就业项目,激发贫困对象的内在动力,提高贫困户自主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能够得到稳定分红收益,实现持续有效稳定的收入来源,为贫困户产业收益和村集体收益提供动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几年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紧抓扶贫主线聚焦民生福祉,在做好扶贫攻坚任务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的要求,邀请专业设计公司对石艮村进行整体规划,坚持重点有序高效发展,坚持做好山水田园大文章。引导乡贤积极回乡投入新农村建设,发挥乡贤的资金优势和带领作用。加大"三清三拆三整治"力度,对村里的老旧房屋进行清理拆除,绿化村间空地,美化村庄环境,提升人居质量。实施“厕所革命”,推行户厕改造,完善公共厕所设施,提高村民公共卫生意识。整治大塘景观,硬化绿化道路,安装路灯照明,改造水电管网,修建污水处理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改变过去脏乱差落后面貌,村容村貌更加整洁靓丽。注重保护绿色生态环境和民风民俗文化,坚持做好山水田园文章,做到"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情乡愁"。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扎实扑在扶贫攻坚工作第一线,科学筹划、精心施策、不断提高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在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的牵手帮扶下,石艮村逐步完成由贫困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蜕变、再造和升级。如今,石艮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了、公共设施明显改善了、产业扶贫明显形成了、基层党建明显起色了、村民收入明显提高了,石艮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石艮村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上官文复 通讯员 周洪国 汪林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