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让创业者“体面退出” 将激发深圳更大创业活力

读特记者 胡蓉
2020-07-13 18:29
摘要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深化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深圳将借鉴香港经验,通过特区立法,试点开展企业除名制度。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深化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深圳将借鉴香港经验,通过特区立法,试点开展企业除名制度。

一直以来,深圳商事制度改革多集中在“放”的充分落实上,即开办新企业的便利程度上,“秒批”“零成本”“零跑腿”“一站式办理”成为降低注册门槛的关键词,也为全国广为借鉴。而良性的退出机制同样不可或缺,除了能减少资源的无效占用、降低监管成本等优点以外,也将有效激发创业活力、持续提升深圳营商环境。

良性退出为什么重要?首先来看看公司如果不打算经营了该怎么办、又有什么后果。这种情况下,公司应该主动注销,但办理手续繁琐,经济成本一般在三四千块。很多人因此置之不理,任由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但主动注销与被动注销性质完全不同,后者是因为违法行为导致的处罚,将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也会被工商局列入黑名单,三年内都不得担任任何其他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法人个人信用不良记录会进入征信系统,如涉及有欠税款,会被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和高铁等等。可见,这样的退出机制与越来越低的准入门槛极不匹配,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

有良性退出机制才能打造良好的生态。在中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由平台背书、保障资金安全的支付系统很重要,7天无理由退货的退出机制同样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消消费者的顾虑、让他们放心购物,也激励了商家把心思放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创业环境也一样,应该让资本、创业者能够顺利退出,否则就会积累大量“僵尸”企业,导致创业生态逐渐失去活力。

在世界银行对全球营商环境的评测标准中,同样有对退出机制的衡量。除了考察企业开办方面的便利度,也看重破产办理的时间及资金成本等因素。那些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国家或区域,也都致力于削低退出门槛。以新加坡为例,提交申请和相关申报表后,只要完成清算、没有税款拖欠,公告期过后基本就可以注销了。

深圳一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构建便捷、低成本的退出机制,正是“宽容失败”的展现。作为全国创业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也一直在谋划改革退出机制,使深圳成为全国设立商事主体最便利的城市。这次将退出制改革试点重任交给深圳,就是一种高度信任。当低效运营的企业能够体面关闭,创业者不必纠结于“放弃还是继续”,就能够更加轻装上阵,深圳的创业活力也将得以更大激发!

(深圳商报供稿)

编辑 李耿光

(作者:读特记者 胡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