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兆旭:把居住地当做世界的中心来关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文/图
2022-05-01 16:52

深圳动物食物链的顶端居然是蟒蛇?

深圳居然还存在着过着“母系社会”生活的猕猴?

深圳的鸟类占全国种类高达四分之一?

这么多有趣的知识点都来源于南山区粤海街道文化活动系列“湾区新知十讲:大地,书桌,再回到大地”这场公益讲座。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在前檐书店分享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出的一部大书《深圳自然博物百科》,以《大地,书桌,再回到大地》为题,讲述这些年他在深圳从徒步行走,到阅读写作,然后深度介入与改变现实的历程。

“在地关怀”是南兆旭多年写作和行动的一个宗旨。他强调“要把我们的居住地当做世界的中心来关注”,然后用知识和情感来推动我们这个生活的居住地的这个城市的向好的改变。

三十多年来,他也一直身体力行,并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对深圳的自然和历史不断地记录和探索。从2004年,他开始了在徒步的观察里,加入了数字化记录的手段,开启《大地,书桌,再回到大地》的创作。截止到2022年,已经步行了1016次,从最初开始“跟我走”到“滴水行动”、“时光隧道”再到“自然影像记录”,行动团队名称的一次次变迁,记录着他与无数的人一起行动,走过无数的老村、看过的风景,留下的岁月痕迹。

每次的行走,南兆旭都对沿途的自然风物、历史地理做了翔实的记录。

从照片的比对中,让我们看到深圳从2004年有二分之一被灰霾笼罩的日子,变成今天“深圳蓝”的好天气。而现场播放的音频文件,则让人恍然大悟,原来熟悉的鸟叫声是“噪鹃”发出的。在行走中他们还发现:深圳有一群生活在内伶仃岛,与世隔绝的猕猴,还在过着母系社会的生活。从深圳的动物食物链梳理,和资料佐证中,找到顶端的存在居然是蟒蛇……一个个翔实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深圳的成长,也让我们看到了深圳有趣的自然生物。

除了徒步做田野调查外,南兆旭还几乎花了5年的时间,把深圳1949年以后所有的历史档案文件都通读了一遍。现场分享了来自1967年冷冻厂的征地合同和1988年蛇口的购房合同以及深圳成为特区前给中央写的报告等珍贵史料。除此之外,他也在大力地搜罗有关深圳过往的影像资料。在自己筹集资金,以及市宣传文化基金的帮助下,他开始在世界各地的档案馆、影像馆里购买有关深圳的影像材料。在讲座里,他展示了在瑞士购买的有关虔贞女校的照片,以及一张1971年深港边界的明信片。丰富的历史档案材料,让这个城市沧海桑田的变迁,以更扎实的细节,全景式“回放”。

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南兆旭也在积极推动城市更好的变化。他倡导构建一条“水泥零增长,生态零破坏,物种零伤害”的“三零”原则下,贯通深圳东西,300多公里长的“826步道”。所经之处都是深圳地貌最多变,景象最壮丽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的都市步道,作为当代深圳人留给未来一份美好的礼物。另外,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城市,他也在积极推动“微型保护地”的实践。就在距离前檐书店不远的深圳湾人才公园里就有一个微型保护地,在公园里的一弯不到600平方米的滩涂上,无数的鸟儿在那儿栖息。当鸟儿飞起,后面是被称为“春笋”的中国华润大厦交辉映,构成他最爱的景象“这让我们感受到城市的美好”。

他展示了从太空里拍摄到的照片,并写下了这样一段真挚的告白“除了这张从浩瀚太空里拍摄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可以揭示我们对家园城市的无知与伤害是何等愚蠢。每一个迁徙者,每一个原住民,把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已经和即将留给了深圳。此处安身,是我们的新家园,此处安心,是我们的新故乡,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并且珍惜我们的深圳——因为,对大多数深圳人来说,这应该是在地球微尘上的唯一之城。”

(原标题《南兆旭:把居住地当做世界的中心来关注》)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