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日:看中国遗产领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澎湃新闻
2022-04-19 19:32
摘要

自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通过,每年的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公众遗产保护意识。

自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通过,每年的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公众遗产保护意识。

记者获悉,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于4月18日举办“遗产与气候”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对ICOMOS关于气候变化国际议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遗产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理念和经验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遗产保护与气候变化这一议题最高水平的研讨之一。

会议现场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为此次活动致辞,由协会秘书长闫亚林代表宣读。宋新潮在致辞中表示,文化遗产工作者越发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关切其中遗产保护的议题。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已影响到我国文化遗产的安全,如何推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遗产保护工作成为摆在遗产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气候变化国际议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遗产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理念和经验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呼吁广大文化遗产工作者,在文物保护工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凌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严承高参加会议并致辞。

姜波表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把“遗产与气候”作为本年度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立意深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指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世界遗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正因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变化、气象灾害、严重干旱而面临重大威胁。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气候变化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妥善应对灾难性气候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挑战,包括对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凌明表示,北京是中国世界遗产最多、文物古迹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北京市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工作,一是转变保护理念,积极应对气候风险;二是强化灾害评估和能力建设,确保排除险情隐患;三是建立行业部门间合作机制,合力提升遗产保护效果。他表示,北京市文物局将会加强经验共享与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工作。

严承高表示,国家林草局贯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尝试,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为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国家林草局与国家文物局签署了加强世界遗产工作的合作协议,为我国世界遗产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提出,国家林草局将继续开展多部门合作,支持跨学科研究,优化遗产保护风险应对机制与能力,促进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协同保护。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围绕“气候变化的国际趋势与国内遗产保护对策”“遗产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管理策略”“新科技手段在保护遗产领域的应用”以及“特定气候条件下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国家文物局,北京、河南、山西、浙江等相关省市区文物部门代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柴晓明、王旭东、舒小峰、协会常务理事、相关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代表,以及协会团体和个人会员、专家和青年学者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交流。协会副理事长王力军、吕舟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以《气候变化与人类扩散和文明演化:聚焦欧亚大陆》为题,介绍了气候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关联。气候的变化不仅改变了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推动了人口增长与迁徙,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陈院士分享了考古学、古气候学领域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演变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以来欧亚大陆人类扩散历史,跨大陆交流及其对生业模式时空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对古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发展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教授以《农业文化遗产与气候:影响、适应与服务》为题,提出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食物与生计安全保障功能,提出应加强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与气候的关系,并在其基础上实施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发言题目为《中国聚落智慧——以通道侗寨为例》,他提出作为一个多山且降雨季节性强的国家,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应对自然,营造宜居环境的原则,为我们留下了以侗寨为优秀代表颇具地方特色的聚落环境与景观。

2019年7月17日,敦煌莫高窟因雨势造成的积水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以《莫高窟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与策略》为题进行了发言。他介绍,莫高窟大环境呈现出气候干旱和暴雨频次增多的特点,控制湿度剧烈波动和水分的影响是壁画长期保存的关键措施。莫高窟为此建立了监测预警体系,并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提早获知气象变化数据,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洞窟内湿度升高情况的发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做了《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基于空间信息的观察、认知与应对》报告,从空间与遥感监测的角度,剖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示例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监测、评估中的作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乔云飞以《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变化趋势》为题,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特性研究,探讨了不可移动文物与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分析判断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区域变化,为不可移动文物防灾减灾提供“空间”视角和思路。

河南省博物院原副院长杜启明、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分别回顾了2021年发生在河南、山西的极端降水导致的文物受灾情况,介绍了两省应对灾情开展的文物保护和抢险维修等一系列举措,并围绕土遗址和古建筑等类型文物特点,介绍了经验与思考。杜启明提出,土遗址保护策略要立足于气候大周期变化;应根据不同的气候与遗址特征分区、分类编制不同的技术指导意见。白雪冰提出应处理好维修与抢修、修缮项目“排队与插队”、主导与参与、应急与预防、研究与发展、指导与监管的关系。

杭州欢喜永宁桥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黄滋以《东南地区应对洪灾的遗产保护实践》为题,介绍了我国东南地区文物工作者在应对洪涝灾害时形成的风险评估、日常管理与检查、应急处置的三重预防工作体系,并以近年来受洪涝灾害影响较大的泰顺廊桥、欢喜永宁桥和台州府城墙为例,对我国东南地区应对洪灾的遗产保护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郑军以《国外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为题,回顾了“气候变化”的定义和这一专有名词的来源,梳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辨析了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总结国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方法和措施,并探讨了国外经验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文艳以《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长城保护》为题,通过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构筑材质长城受气候影响发生损毁的典型案例,阐述了长城面临的气候挑战;分析了近年来通过预防性保护缓解气候变化对长城不利影响的重要举措,并提出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实施不同维度长城保护的策略。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员张小古以《气候变化与故宫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实践》为题,梳理了北京地区气候变化对故宫造成的影响,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对气候环境进行常态化实时监测基础上,联动气象部门进行极端天气预警,建立古建筑风险要素清单,完善科学化的建筑本体与风险监测体系的一系列实践。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会秘书长魏青以《气象灾害应对与气象景观监测—鼓浪屿和庐山的保护实践》为题,分享了鼓浪屿对莫兰蒂台风的应对及之后对台风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措施,和庐山气象景观监测新探索,探讨了以云海为代表的气象景观在山岳类型文化遗产价值构成和公众价值体验中的重要意义。

佛光寺东大殿全景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荣以《佛光寺东大殿本体及环境监测与预防性保护研究》为题,回顾了为应对佛光寺大殿漏雨现象开展的建筑本体和监测工程,阐述了环境气象监测,结构位移变形定期与实时监测,漏雨监测预警系统等三个方面的监测内容,及其为开展精准科学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的重要借鉴。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张治国以《气候变化对遗址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思考—以新疆地区为例》为题,对新疆地区和部分遗址周边近60年、近10年和近5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强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气温日较差、平均风速等气象数据进行统计与对比,探讨了气候变化与遗址病害发展的关系,对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进行了思考。

最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布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倡议书》,号召遗产保护者与社会各界人士一道,推动中国气候变化应对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发展,创造更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机结合的优秀案例。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协会历史村镇、石窟、管理研究、防灾减灾等专委会共同协办;得到了协会理事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员单位北京国文琰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苏州市计成文物建筑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自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通过,每年的4月18日为“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公众遗产保护意识。近年来,伴随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多发,气候变化下的遗产保护迅速成为热点议题。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是对ICOMOS关于气候变化国际议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遗产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理念和经验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遗产保护与气候变化这一议题最高水平的研讨之一。

作为ICOMOS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一直专注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的开展,扮演了文化遗产保护国内外、行业内外的桥梁角色。中国一直是ICOMOS每年4·18活动最多的国家之一。今年,众多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众和学术研讨活动,中国的活动数量在ICOMOS所有国家委员会中位列第一。

(原标题《国际古迹遗址日:看中国遗产领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编辑 (冻结)董雯静审读 刘春生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